《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3500字
写读后感大致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过去总在困惑为什么我读过的书过不了几天就会忘记,后来发现因为读过以后如果不及时去做总结,读的过程里不去思考,很容易陷入一种读完了就完了的状态,是从今年九月份开始,自己规定如果把一本书从头到尾看完了,那就无论如何要记录点东西,虽然这个过程并不一定舒坦,但是反思的过程应该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吧。
想读点历史最开始是受培根《论读书》的影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尽了读书的快乐与用处。过去读的多是人文小说,久而久之性格里天真的部分过多,后来看哲学,又变得思来想去流于空想。或许这时候来些历史会更中和一点吧,毕竟生活在社会中,来来往往都是人群,自然应该从以往的故事里吸收一些关于“对人”的经验。
再后来是读了斯塔夫利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非常厚重的一本书,但是却让我觉得是一本大学期间对我影响最深的书。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世界之大,历史之远”,从远古人类到现代智人,人类走过了数不清的曲折路途,同样也留下了无数或脍炙人口或缠绵悱恻的故事。而在漫长时间的河流里,我所处的几十年不过短短一瞬,仰望无尽的星空,我所处的一隅或许相较宇宙连大海里的一粒水分子都够不上。
大概和历史的缘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初高中的时候我觉得,历史实在是一个麻烦而枯燥的东西,数不清的数字和繁琐的细节,人生苦短,我哪里记得什么军队在什么时期穿了什么衣服,又怎么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一个人一生做了什么事,但是现在看来,少年时期喜欢历史的大多数是些厉害的人。因为观照历史其实是望向未来,唐太宗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实在是怎么吹都不为过。
《饥饿的盛世 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是张宏杰所写的一本,个人觉得,集小说、随笔与考证于一体的历史普及书籍。从乾隆皇帝一生角度出发,分析在世界视角下这个极其幸运极其勤勉又极其自负的”十全老人“的性格如何带领一个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走向繁荣走向衰败。借乾隆一生的经历、所见所闻,揭示中国的专政如何达到封建的顶峰、看政治环境如何决定国家的风气经济和人民、了解中国如何从世界领先到落后就要挨打,发掘清朝灭亡的偶然与必然。
过去我很讨厌看清代历史,因为历史读到这一章像是翻开了屈辱的一页,而其实,往往失败比胜利给我们更多。
乾隆是个极其幸运的人。这是贯穿于全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
历史上著名的康熙大帝是他的爷爷,康熙励精图治61年,国家承平,政治稳定,给了后世一个稳定的环境。雍正接手后紧抓吏治,为了肃清官场几乎得罪了朝廷上下上大大小小的官员,但是这又给了乾隆施恩的基础和清平的国家大盘,雍正偏信方术,统治不过十几年便撒手西去,25岁,乾隆荣登大宝,此时的他意气风发,精力旺盛,国家蒸蒸日上,个人又有极高的情商与修养,人生站在这里,这步棋无论如何走都是对的,因为历史站在他的这边。
而接下来树立权威与仁慈的形象、平定准噶尔、以极高的权术驾驭群臣、杜绝党派之争,收拢中央政权、沿袭旧制大办文字狱,中国的士人阶级、贵族阶级几乎没有团体可与其匹敌,论文治,多年的宫中教育让他有足够的智谋来把群臣收服得服服帖帖,论武功,来自母系强健的体魄让他成为古代帝王中最长寿的一个。也难怪他会称自己是”十全老人“、在晚年热衷于为自己歌功颂德。一方面因为他确实做了许多千古以来无人能做的大事,一方面因为长时间的歌功颂德、投其所好已经毁掉了他反观自身容忍纳谏的能力。
人贵有自知,皇帝也是如此,但皇帝又偏偏是最难又自知的人。
仅从帝王这个职业来说,乾隆是幸运的且成功的,但是这种个人的成功对国家来说却并不是好事,因为帝王做的时间越长,随着统治经历的丰富,就越有能力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而体验过大权在握的感觉,又难有人能做到不为留恋,全身而退。
所以乾隆后期即使”禅让“传位给嘉庆,其实也依旧处于清王朝的权利顶峰,他并没有远离权利,他成功的将自己的阴影笼罩在整个大清朝的上方,儿子会因为他的批评而吓死,谏臣会因为他过于良好的自我感觉而失望乃至请辞,在他随着年龄增长而日渐腐朽的时候,也是清王朝由盛转向衰的前奏。
有趣的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看宅猪的《牧神记》,里面讲的是一个变法的故事。恰好看到天师白玉琼游览天庭与延康的那段。是说四大天师之一的白玉琼为火、牧天尊二人关于社会未来的争论所困惑,决心自己去双方所代表的天庭与延康看一看,看一看究竟是火天尊所代维护的旧秩序的天庭是正道,还是牧天尊所维护的延康抛头颅洒热血的变法是未来。
她首先去的天庭,她看见的天庭是四海升平,国富民安,人们行事井然有序,人与神与魔安然相处,行事办事自有一套规则,虽有些残忍但是并不是无法接受。初来乍到她觉得天庭是好的。直到后来与人交谈,才发现这种好隐藏着一个极大的阴谋:井然有序的背后是神统治人,人为鱼肉,甚至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人对神的敬畏犹如一个物种对于另一个物种的臣服,没有奋发的动力,没有任何一点的改变的欲望,没有波澜的社会犹如一道死水。神彻底实现了对人的统治,这种社会是安定的,却是危险的,因为几百年的不变消磨的是人的意志,这种伪装的安定让人对变动产生仇恨,这种统治者对旧秩序顽固不化的维护,与其说是心疼领地的人民,不如说害怕自己的统治遭到一丁点的变化。
读这段的时候,我想宅猪应该也对清朝的历史有所了解,又或者对欧洲中世纪历史有所了解,因为其实这一段对天庭的描述,就是对乾隆盛世的注解。
乾隆的盛世是笼罩在秩序井然中的盛世,这种盛世是万民鼓吹中虚无缥缈的盛世,是人人如牲畜一般吃着最低的口粮,却留着鲜血给贵族、皇族制造的穷奢极欲的美妙的盛世,是一小撮人在历史书上描写下的盛世,却不是万民的盛世。
一个良好的社会,是人人有奋发向上的动力的社会,是人人可以表达观点的社会,是容得下多样发展的社会,是万民的社会。由此看来,最早一批宣扬人民民主的仁人志士,或许就是《牧神记》中为变法所呼号的延康的人民。而在乾隆盛世是一群被消声灭迹的人民。
这本书有很多观点我觉得新颖而有趣,摘录下来:
1.”新皇帝一旦从前一代统治者手中接过权力,他立即会发现自己置身于变幻莫测的官僚政治漩涡中,周围充满着欢呼和赞美,欺骗和谣言,摇尾作态的献媚乞恩,诚惶诚恐的畏惧战栗,这一切往往会使一个不够老练的统治者头昏眼花。“
——人生多种时刻都与此相仿。不要把平台当作自己的实力。
2.”按照传统的说法,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不论怎么借势都是一种无法容忍的本末倒置。乾隆在这部书里最着力的,使确立新的”正统观“。乾隆从天下一家和大一统的角度重新建立正统观,重新论证了历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合法性。
——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宣传莫不如是。
3.当然,英国最迫切的目标是促使中国政府改革外贸体制,允许英国商人自由贸易,以减轻中国官员对外商的剥削和刁难。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更大的胃口,他们还打算拳手中国开辟新的、更方便的港口来进行贸易,比如宁波和天津。如果一切顺利,他们还打算提出一个他们自己也觉得有点过分的要求:给英国人提供一个小岛,让英国商人堆放货物,并常年居住。此为还有一个不是最重要,却被全体欧洲人所关心的人物:在不引起中国人怀疑的条件下,使团应该什么都看看,并对中国的实力做出准确的估计。
——人与人的交往同样如此,对一些人来说最开始都是得寸,然后就会进尺。对这类人,发觉后直接对意图进行打击才是最好的做法。
其实还有很多零碎的感受吧。好像记录下来会记不完,只觉得读完这本书,对于国人的性格源流,政治如何影响普通人的一生会有更大的感受。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世,总有很多东西可以去探索和了解。
观人观己,看世界,看社会,看故事,历史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归类为有趣的历史书吧,四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