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900字
我们仨:Mom、pop、圆○。即杨绛、钱钟书、钱瑗。我们仨,原本是钱瑗住院期间想写的回忆录,可惜命运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年迈孤独的杨绛,因为他俩已经不辞而别,一生都很幸福的我们仨,此刻怎叫人不觉凄凉与怀念,唯有做梦与书写,才能让他俩重回身边,陪着走完这最后的漫漫人生路(就像书言: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这也才有我们看到的“我们仨”。
“我们仨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者我们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
读完此书再回味这几段文字,没有浓墨重彩,却是那么铿锵有力,直抵人心。我们都在问,我们都在求,什么是幸福?“我们仨”就是幸福,我们俩也是幸福,还有你们亖,甚至他们伍……这种幸福来自全身心的热爱生活,来自书香的陪伴,来自对生命的虔诚。万物不为我所有,可为我所用。能用,感激之;不能,是正常……
杨绛先生很平淡很朴素地为我们讲述了1935年到1998年,圆圆从出生到英年早逝的一生琐碎,看似平淡,深思不凡。她说圆圆是她一生的杰作,从看着她出现,到长大,到消失,她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更有着牵肠挂肚的爱。尤其在这样的书香世家、文学大家,和国家有着同样命运的经历后,娓娓道来,如春风拂面,又波涛汹涌,“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浮生若梦,人生本就是梦,只是我们一半是睡在梦里的,一半是活在现实的。人生也全是梦,当你老了,已是物是人非,只能用梦和回忆让现实更好过时,猛然发现,人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要去何方?这时候梦醒了,你也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