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异类》读后感6500字
重读《投资异类》
2017-08-05 席大大
《投资异类》这本书,读完一遍,欲罢不能,索性立刻读第二遍,任凭时间飞逝,也要抓住精髓,敲开掰碎,辅以香茗,进去五脏六腑,消化吸收,融汇于血液,贯穿于肌肉,铭于心,刻于脑,成为自己的习惯和潜意识,天人合一。
体验
体验本身被分为被动式体验和主动式体验:一切能用金钱买来的都是被动式体验;一切必须要刻意练习、不断进阶、不断提高的体验就是主动式体验。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放在主动式体验上,那才是对每个个体最有意义的事。
要投资给异类而不是另类,要投资给创新而不是创业。投资人就是要将资金投给那些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挑选各种各样的创意想法,看看哪个更靠谱,哪个更让你感到有可能成功。
性格决定命运,想改变命运,首先必须改变认知。
七大错误认知
之前认知 -- 正确认知
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有捷径
解释:不论是创业还是投资,绝不做无头苍蝇,一定要不断试错、有规则地试错、优化路径、提高认知,直到找到成功的捷径。最终能成就我们的,除了解释不清的运气,就只能是优化到极致的决策算法了。提高认知维度,优化决策算法,这就是成功的捷径。
竞争是公平的--竞争不是公平的
科学就是真理--科学只是科学,跟真理没有半毛钱关系
天道酬勤--天道酬勤脑,脑筋灵活才是关键
命运天注定--一分天注定,九分靠打拼。人定胜天
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变
人是理性的--人大部分时候都是非理性的
天使的界限和规则
天使投资人需要给自己划线,比如估值不超过1000万或者2000万。天使投资更注重收益率,而pE更注重成功率。
因为阶段的限制,天使投资人几乎没有像样的“尽职调查”。其核心思想就是对创业者本人加深了解。比如跟他配偶,父母聊聊。
天使轮不要“对赌”,要陪创业者一起“试错”
一般来说,创业者对自己项目的估值越高,投资人就越是希望通过对赌协议来保证自己的投资是“划算”的。
继续,天使轮,主要投赛道和人。说难听一点,“对赌”的结果无论输赢,都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不会成朋友。这点对天使投资者是最致命的。
天使需要给创业者的是,现金、资源、引导、自由、陪伴。天使期一定不能有对赌、领售和退出时间约定
影响成功概率的三个因素
1.赢家通吃赛道
2.同一时机进场
明显的市场信号是,在这个垂直领域,是否已经有一家公司成功拿到了一亿元以上的B轮。这是我个人比较严格执行的一个“时间窗坐标系”,它是胜算概率断崖式下降的分水岭,是停止投资的红灯。如果你是一个谨慎型投资人,那么建议你把坐标系改为:是否已经有一家公司成功拿到了3000万元以上的A轮。这算是投资某个赛道的黄灯。
3.优点和缺点对冲
天使投资的三大误区
1.天使投资是高风险、高收益。实际上,天使投资人需要找的是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模型,符合具有80%回报的那20%的天使投资人。
2.天使投资就是投人,不投事。实际上,投资白马还是黑马,是个问题。白马,高富帅,资源多,大家都能看到,成功率高,一般来说收益率一般,比如10%的100倍收益。黑马,名不见经传,资源少,一般人都找不到,成功率低,有的收益率极高,比如1%的1000倍的收益。
3.天使投资没有数据参考,全凭感觉。实际上,天使投资也是要研究和分析数据的,只不过若没有企业数据,我们就关注产业数据。
天使投资的三个赌局
赌时机,趋势博弈:
对于天使投资人来说,10年内将会发生的大事,才是所谓的大势。宁早两年,勿晚一天。
比尔·盖茨就曾说过:“我们经常高估了今后一两年内将发生的变革,但又常常低估了今后十年内将要发生的变化。”
赌创始人,进化博弈:
腾讯和华为都是当年的黑马,任正非和马化腾的成功都得益于穷则思变式的迭代和进化。进化博弈的本质就是赌创始人的进步加速度是最快的,这实在是天使投资人不可控的一个主要因素。
最终胜出的不一定是高富帅,也不一定是草根,而是“进步加速度最快的”创始人。
创始人的心态、学习能力和执行力是“进步加速度”的主要“源动力”。最有悟性和愿力的创业者,才是天使投资人值得押注的“人”。
很多工程师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的工程师背景,而是因为他进化成了生意人(商人)。
赌对手,运势博弈
看谁更能坚持。乒乓球选手乔红,千年老二,因为遇到了邓亚萍。所以不是乔红不努力,而是对手更牛!这个时候,也要认命。不过,你不拼劲全力,也不知道自己是邓亚萍还是乔红。
天使投资人的认知水平和方法论,决定了投资的胜算概率。这也是之前提到过的,Facebook天使投资人问我们的那句话:什么是只有你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投资就可能是错的!
写给创业者的三堂课
第1课·这是创业“最坏”的时代
1.这是大量精英下海创业的时代,跟你竞争的人,比你优秀、比你聪明、比你勤奋、比你资源多。
2.这是用户(流量)被高度垄断的时代,到处都是红海,不做自媒体、不做网红,就没有免费流量。做内容比技术门槛更低,从业人数更多,所以做内容远不如做技术容易成事。内容这个坑不浅。
3.这是赢家通吃的时代,仅仅是做第一还不够,只有垄断60%以上的市场份额才能建立比较宽的护城河。
4.这是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垄断),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几乎没有盈利的可能。
5.这是坏消息瞬间传遍全球的时代,犯错成本越来越高,一个小小的错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被指数级放大并传播,毁掉你的品牌。
6.这是用人成本最高的时代,高房价导致员工基本工资底线太高,又导致创业试错成本(融资金额)越来越高,融资难度越来越大。
两个重要认知
1.离开了势能,我们将一事无成
2.时机决定生死,买定离手
一个项目胜负的概率不是由创始人单独决定的,也不是孤立的项目分析可以计算的,而是由赛道上的玩家总数量决定的
天使投资的六字箴言:投势,赌人,修心
当市场上都是水平相差无几的高手在较量的时候,大家比拼的就是认知和运气。只需要5%的认知差别加上5%的好运,十年后可能就会带来1000倍的收益差异。
九条标准
1.特定人群刚需
一个好的生意,一定要能清晰定位出有刚性需求的目标服务人群。虽然这个人群未必直接买单,但只要是刚需,就有变现的空间。
2.客户需求增长
通常创业者的机会都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和技术的变革催生了新的特定人群,比如养老社区。另一方面是,客户群体早已存在,但是由于技术变革和环境变化产生了新的需求,比如反无人机。
3.现有方案不足
与其更优,不如不同。新入者或者后入者,必须重新定义市场规则才能生存。或者不同,或者细分。
4.高频或者高价
使用频率高或单价高,至少要占一项才有可能成为好生意。使用频率低、单价又低是最差的生意。如果使用频率和单价双高就更好啦,尤其是针对时代变革而新出现的需求,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5.市场格局未定
中国的投资圈有过好几拨疯狂的概念浪潮,O2O、智能出行、AR/VR、直播、共享单车,这些一度疯狂的热浪过后,剩下来的王者都是第一批拿到A轮和B轮的几个领先企业,后来者搅局成功的寥寥无几。
6.有难度有挑战
如果一个生意特别容易就能赚到钱,还没有人去做,那我们看到的“容易”就一定是个表象,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天下最聪明的人。
还有一个视角,就是技术门槛既能挡住我们,也能挡住未来的模仿者。有一定技术门槛和难度的事情,也是成功后的护城河。
7.网络递增效应
这个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核心,就是要让业务进入一个滚雪球的良性循环,早期很小很慢,但是越滚越大,业务增长曲线是呈指数级而不是线性。
8.用户转移门槛
传统企业最主要的转移门槛是品牌和渠道。在品牌制胜方面,星巴克的品牌忠诚度就很高,世界上只有两种咖啡厅,一种是星巴克,一种是其他咖啡厅。在渠道制胜方面,比如你喜欢加多宝,但是餐厅只有王老吉,可能你也就无所谓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都是品牌和渠道两方面的,配方的区别并不大。
9.行业垄断可能
●第一红利是垄断者的利润可以高出非垄断者好几倍;
●第二红利是资本市场的市盈率,垄断者的市盈率也可以高出非垄断者好几倍,因为垄断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长久的陪伴和迟来的满足感
天使投资追求的是在创业者最缺钱的时候给予投资,在创业者羽翼丰满的时候再考虑退出。
要想投资到未来的伟大企业,必须要有独到的认知和勇气,并且要耐得住长期的寂寞。
投资不需要退出的企业!
第2课·创业者如何选择投资人--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尽一切努力履行自己的承诺,尤其是书面承诺。
●尽一切努力维护所有相关主体的利益和面子,必要的时候牺牲自己的利益和“面子”。
●尽一切努力取消对未来的限制,又要满足今天的需求。
●真诚而积极地协调多方的利益和面子,促成尽可能完美的合作方案。
天使赌人的三个误区
入场时机(60%)>赛道势能(30%)>创始人和核心团队(10%)
误区一,被“勤奋”感动
勤奋是创业者的必要条件,可以说“不勤奋的团队”是不能投的,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在聪明人都努力的时代。但勤奋的团队只是一个及格线,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错了方向,勤奋就是南辕北辙了。
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天道酬勤是世界第四大谎言。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天道酬脑勤,天道惩脑惰。
误区二,被“激情”感染
激情并不会增加成功率,但是特别容易影响投资人的判断。
误区三,被“学历”误导
五大心法
赌人心法一:认知水平
影响人类决策的这个“民主投票本能博弈算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成长过程中不断习得的。
风险和机会,也只不过是认知的差距。高认知水平的人看到的机会,在低认知水平的人看来只会是风险。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无意识本能的驱使和控制”。
自由并不是摆脱别人的控制,而是意志摆脱低层次的本能欲望的控制。
认知水平是面对选择做出更优决策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决策算法”。
创始人或者领导人的认知边界是企业的真正边界,因为认知无法自我突破,会形成遮蔽性,过去的成功才是未来的最大障碍。
现有的认知方式去颠覆现有的认知方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失败的恐惧VS.对成功的渴望
企业价值取决于增长速度和想象空间,一旦企业的领导者碰到了胆量的天花板、达到了恐惧的顶点,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就会遇到瓶颈。
赌人心法二:领导力
美国创业者和其他国家的创业者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屑于简单抄袭别人的想法,也不会把赚钱作为第一目的;他们从观察人们的生活方式变迁,以及社会进化和时代遭遇等角度入手来寻找创业机会,他们更多地展现出了一种希望主导未来生活、影响社会进步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理想主义情怀。
未来领袖必备9种气质
情怀:有情怀,方可倾其一生,笑傲江湖。
魄力:有魄力,方可一曲空城计,退敌千里。
远见:远见,与其说是看到,不如说是做到。
胸怀:胸怀天下者,不计较个人得失。
求贤若渴:未来的领袖,知人善任,求贤若渴。
乐观积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勤奋向上:创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简单淳朴:用简单的规则,留住淳朴的人才。
赏罚分明:真正的领袖都是深刻洞察人性的。
领导人气质:
领导力就是要激活一群人的共同想象,编制一个共同认可的故事,让群体相信这个故事,形成信仰,从而组织他们进行大规模高效协作。
真理和真相是什么并没那么重要,相信什么对我们有利才更重要。特币的价值就在于已经有200多万的信徒,他们相信比特币的价值,这就够了,很多国家的人口甚至都不到200万。
优秀的领导者要做好三件事:方向、战略和用人。
赌人心法三:自控力
自控力是高效地获得一切后天重要能力的基本能力,即认知水平、领导力、学习能力、用人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一切帮助事业成功的能力。
自控力本质上是为了未来的欲望牺牲眼前欲望,或者为了高级的欲望牺牲低级欲望。
自控力强的人总是能抵抗眼前欲望的诱惑,而专注于长远的未来欲望的满足。
自控力并不仅仅是抵御诱惑和欲望的能力,而是控制欲望发生,避免欲望战争爆发的能力。
一个人的自控力跟他的远期欲望和高级欲望的强烈程度有关,当他追求更长远、更伟大的成就的时候,抵抗近期诱惑和低级诱惑的可能性就更高,自控力就表现的更强。
要培养爱好而不是抵抗人性;要养成习惯而不是对抗懒惰。
我认为运气主导了95%的人生,我们能够自己主动改变的只有5%,不过仅凭这5%足以让我们获得千倍甚至万倍的收获。
赌人心法四:偏执狂
真正伟大的企业家都是制订规则的人,而不是遵从规则的人。
赌人心法五:孤注一掷
如果一个人为了梦想愿意赌上他的一切,我们再考虑把钱给他。每增加一条退路,失败率就会提高一倍!”
All In精神
从B轮开始,每增加一条退路,失败率就会提高一倍!
缺乏使命感的企业家,胆量和格局会在C轮之后很快遇到天花板。
天使投资人就是要通过多年的陪伴来观察、考核创始团队的心性成长。
投资在逆境中悄悄成长的异类。
如果钱多就能成功,那世界巨头就永远不会失败了。
混乱是我们对当今这个时代的最好的描述,随机应变也是我们对当代创业者至关重要的能力要求。
想要投到什么样的人,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3课·创业公司如何进行股权分配
股权设计模板:
●30%原始股根据能力和职务一次性分配,建议CEO拿15%以上,其他成员根据资历和能力分配。
●30%期权池预留,由CEO统一代持(成立持股公司),每年根据新老员工的职位和业绩分配剩余期权的50%,这部分股份的投票权(决策权)属于CEO,而且CEO也根据业绩参与期权池内股份的分配。
期权池不能一次性分完,但是也要保证早期进来承担较大风险的人能够拿到更多的奖励。所以,建议每年年终把期权池剩余部分的50%分配给已经入职转正的员工,这样理论上每年年终都有期权分,越晚加入的员工,参与分配的期权池总额越小,但是不会归零。
分配给每个人的期权也要分四年兑现。
●20%的股份预留给内部投资人,从内部员工优先认购开始,理想情况是员工能认购20%,如果团队太年轻没有钱认购,也可以借钱入股。如果担心风险不愿意借钱入股的话,这部分就预留着,放在CEO名下。优秀的团队不需要出一分钱就拿到天使投资的也比比皆是。
●20%的股份预留给外部“合适”的投资人做联合创始人,比如王利杰这样的。如果内部认购超过20%的话,可以适当降低外部投资人的额度,比如降到10%或者5%,甚至2%也行。这样的情况更好,说明内部员工对公司认可程度高,信心足,家庭支持也强。
公司定价也可以有个参考,就是计算一下第一年创业并保证第一个里程碑实现(比如产品第一版上线)所需的最保守资金,然后乘以2(以防万一第一个项目失败,还有第二次机会,或者由于计算太保守造成现金流不够),这个数值对应于40%的股份。
选择外部投资人的时候尽量选择职业投资人,因为:
●可以比较客观地给公司一个启动估值
●能给创业者带来很多行业内的资源
●下一轮融资的时候比较容易得到推荐
●不会把投资失败的可能后果看得太重
●在公司管理上不会过多干涉创业团队
●可以跟该投资人的其他项目团队协同
最后,还需要提醒创业者,所有出让的股份,最好能设计一个“回购条款”,为将来公司发展股份空间留个口子。对于通过投资所获得的股份,回购的时间点和价格要与投资人协商,比如第一年行使回购权,需要2倍的入股价格;第二年行使回购权,需要4倍的入股价格;第三年行使回购权,需要6倍的入股价格……
对于离职的员工,他们的股份更需要回购,如果该员工的股份不是通过投资获得的,那么就需要设置更低的回购成本作为当时发放股份的条件之一。
这个过程中公司不能“耍赖”,强行收回,也不能接受离职员工的“漫天要价”,最好是发放的时候有个约定,比如工作5年离职,股份回购价格是多少钱,4年离职是多少钱,3年离职是多少钱……这个没有标准,只要大家达成共识,履行承诺即可。
最后的最后,同样的时间长度换来“不封顶的回报可能性”,这才叫赚钱。这也是我们投资人在做的事情——以有限的成本(时间)博取无限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