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读后感4500字
从《红与黑》中谈美学和美育
关于美育,其实也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其中主要包括艺术美、自然美、技术美、旅游美等。文学作品包含于艺术中,且能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发现那些艺术美,继而概括而升华到美学和美育。《红与黑》就是这样的一部艺术作品,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是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对于我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和美的情操、品格等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美学之父”鲍姆加通认为:“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他最早为美学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下了比较完整的定义,使得美学区别于理性思维,其更侧重于形象思维,以形象为信息为基础,经过分解、转化、加工、组合等演化过程,创造出新的形象。《红与黑》正是这一形象思维创造的体现,其是根据真人真事经过艺术加工而写成的,作者司汤达以1827年《法院公报》上的安托利·贝尔泰的案件为基础,保留了贝尔泰与两个女人的爱情关系的基本线索,以法国王朝复辟时期为时代背景,继而写就了一本名著。这本小说可以说是一本爱情小说、政治小说或心理小说,其丰富的内涵可以折射很多现实性的内容和思考,也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诠释了艺术的来源,历史上西方理论家、哲学家等曾在艺术的来源有所分歧和争论,模仿论、表现论、游戏论、主客观统一论曾是主要的论点,这些论点都有相同处又有所不同,其对美学的产生与发展有深远意义,但在这之前,谈论美及其相关的理论一直在进行,只是那时没有用美学一词。为何谈起这些?正是《红与黑》的创作及其思想、技艺反映了艺术的来源以及美学的研究,这本小说可谓是主客观统一论的典型代表,如果说是在模仿论或表现论指导之下而写就的,那么未免有失偏颇,《红与黑》不仅描绘了现实并深刻地反映了现实主义的原则,而且其中还有大量的心理描写以及人物自身的想象联想的表现,所以有人称这部长篇小说是“最强烈的现实小说”。在客观与主观的描写中,也正可以从中得到审美的意趣和感受。但《红与黑》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游戏说观点,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红与黑》采用的小说形式,运用自己思维与审美自由创造那一系列的人物及其关系的发展,这种“游戏”正反映了作者司汤达的感性认识、形象思维的世界,其自身的审美自由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可感染到我们的,我们处于这样的一部小说中,也正在体验着审美自由。
纵观西方美学家的观点,对于美学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持这种观点的以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为代表。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科学。1885年出版的《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在“美学”条目中说:“美是研究自然和艺术中的美的科学。”美不仅仅是在艺术中存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社会中也存在,如时尚服饰、名山大川等,往往也给人以美感。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的科学。这种观点发端于英国经验派美学,以休谟和博克为代表。他们都注重对审美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考察和分析。关于在《红与黑》中谈美学美育是离不开对于美学的理解的,我正是结合这部小说的内容及思想与美学观念结合,探讨《红与黑》对于我们的美育思想的指导。
《红与黑》是一部小说,也可谓之为艺术形式,其表现的内涵可延伸至理论的高度,即概括为哲学,具体内容涉及爱情,理想与处世等。“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偏颇处自有,但从艺术中发现美以及审美是有很大的依据的,和自然事物美在自然天成相对,人造事物的美,主要在于人造事物凝聚着艺术性。人造事物的美又分成劳动产品和艺术作品。劳动产品之所以美,主要是它具有可实现的功能。艺术作品的美则在于他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广的社会意义。小说《红与黑》最初取名为《诱惑与忏悔》,后改为《于连》,1831年出版时又改成极富象征含义的《红与黑》,这象征含义可有三种理解:1.“黑”指复辟时期僧役的黑道袍,“红”指拿破仑帝国的士兵的军服,红与黑象征两大对立阵营,表明了作者通过描写当时法国两种对立的力量和斗争,反映社会现实,批判复辟王朝的创作意图。2.红与黑是时代的象征,红代表革命,黑代表反革命,亦或激情与死亡;3.红与黑象征人类命运的不可捉,红到黑之间或黑到红之间的变化是无法把握的。题目的改动与小说内容紧密联系,其被赋予的象征含义在读者来看是有各自的特点的,而关于小说《红与黑》中的艺术哲学而产生的审美也会有所差异。在爱情上,德·雷纳尔夫人是个淳朴善良真诚的女子,她与市长之间并无爱情,她爱上于连的行为是对封建婚姻的反叛;玛蒂尔德是一个蔑视贵族婚姻观点的侯门小姐,她愿意放弃贵族门第与于连结合,后为救他而不断奔走,她的表现违反了贵族阶级的行为规范;这两个女子都愿意为于连而牺牲某些东西,在法国复辟时期这样的爱情是极少的,一个女子敢于追逐自己的爱情,是勇敢的,也是美的,特别当我们看到德·雷纳尔夫人的善良与真诚的爱时,会有一种感动的力量,让我们觉得德·雷纳尔夫人是极美的,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中尽管不合伦理道德规范,但是他们的爱情确实是真诚的,是美好的。在这种置俗世于身外的态度,使得我们能够自由自在地欣赏美。这也让我们联想到自身的爱情和他人的爱情,让我们产生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渴望自己的爱情能够真诚而恒久,这种美的愿望引导我们在面对爱情时保持美的理想、美的情操。
小说《红与黑》其实还是一部风俗小说,小说故事发生在小城维里埃尔、贝尚松的神学院和巴黎的德·拉莫尔侯爵府,这三个地方概括了当时法国的风貌,《红与黑》的风俗描写广泛而深入,提供了复辟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一幅真实画卷,其给人带来审美的意趣,这也应证了“美是研究自然和艺术中的美的科学。”这一观念;于连在这样的法国风貌中,是一个平民,对于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来说是较为卑贱的,但他有着优异的品质:聪明能干,感情炽烈,自尊心强,不愿屈服于贵族之下,有一种进取心。于连不堪忍受父兄的打骂,几次想离家出走,表现对独立人格的渴求;司汤达也通过乞丐收容所和神学院的描写暴露当时各种机构的腐败、勾心斗角和金钱的罪恶,于是于连说了这些话:“这些有钱有势的人,如果他们和我们手中握着同种武器作战,他们能胜过我们吗?比如说,我战胜了,做了维里埃市长,我会心地善良,好像德·雷纳尔先生一般,看我怎么对待副本堂神甫、瓦勒诺先生和他们那些骗人的诡计!在维里埃正义将取得胜利!给我制造障碍的不是他们的才能,而是他们的迫害。” 此时于连拥有着多少东西,除了青春、热情、微薄的知识和社会经验,还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情爱,这样的描写刚好符合他这时的情况,但从一个旁观者角度来看,若于连真做了维里埃市长,他的善良的心还能不能保持住都是个问题,何况复杂的利益纠缠在神甫、瓦勒诺先生之间,而利益的某种挂钩更可能不足以让他作出某种损失自己利益的决定。20岁的于连比以前成长了许多,懂得利用自己的长处为自己争取到更多,懂得审时度势把自己对拿破仑时代的向往和热情藏于心中,懂得一些男女之间的相处方式。但这些又是不够成熟的,知道争取但想不到德·雷纳尔先生的目的用意;个人的英雄主义往往不够坚定,对于理想也总在摇摆之中;对德·雷纳尔夫人的情感更多地体现在占有欲上,以一种“责任”来鼓舞自己战胜内心的怯弱,想掩饰内心的自卑或真实想法时往往不够自然而显得虚伪。此时的他正沉醉在与德·雷纳尔夫人的情爱中,却不能清晰地想到更多,以做了维里埃市长的假设来反映自己的想法,其实侧面反映了于连迷失了自己,他和德·雷纳尔夫人的甜蜜和幸福就像这个假设一样的虚无,他的不成熟和过于理想化的状态,德·雷纳尔夫人的身份和顾忌,其中的差距带来的悲剧性结局是不言而喻的。但他敢于打破这种阶级观念以及追求自己的爱情是值得肯定的,于连的平等意识非常强烈:“如果事关孩子们的教育,她可以向我命令;但要回答我的爱情,她该认为我们是平等的。没有平等就不能爱。”他最后因枪射德·雷纳尔夫人未遂而被抓,但于连最终意识到最初的这一份感情,明白这个世界也在某种程度上放下了,于是他不再挣扎于生死。于连在法庭上慷慨成词:“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农民,一个起来反抗他卑贱命运的农民。”他的死表现了贵族阶级与平民的尖锐对立。虽说于连是个可圈可点的人物,但他的品质以及反抗是让我们感动的,其在法国风貌中是极其美的,给我们一种向上的美的追求。
《红与黑》可谓又是一部心理小说,其中的心理描写开创了现实主义内倾性的方向。这种心理描写给了我们一种美的感受,“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的科学”是可以体现的。如于连这样的审视马蒂尔德:“这件黑袍更能衬托出她身材的美。她有女后的姿态。”作者通过于连的心理刻画从侧面反映马蒂尔德小姐的美,也让读者在阅读中看到文字背后的马蒂尔德小姐的印象,继而产生一种对其美的感知和欣赏,即也产生一种审美心理,而读者这样的心理是通过于连的心理而间接发生的。德·雷纳尔夫人的小儿子发高烧而久久不退,她觉得这是上帝在惩罚她与于连的不合乎道德的行为,她因此而自责但又不想失去于连的爱,当于连看到她这样的模样时,他的心理活动更多地在关心德·雷纳尔夫人,他觉得自己应该离开了,即使这离开是他不愿意的和令他悲伤的,这样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一个善良真诚的于连以及他对爱情的一种牺牲自我,此时我们的心备受触动,感觉到于连身上带有人类人性的美和他所想的体现出来的美,真善美是有一定关联的。康德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聚焦于人的三种基本心智能力和判断原则:纯粹理性是关于人的思想及其认识原则的;实践理性则是有关人的意志及其道德原则的,而判断力却和人的情感及其情感原则关系密切。其“判断力”思想关乎美学,即可从人类的情感的判断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关于于连的心理刻画中我们可以去判断这其中的想法,可以去判断出于连的情感表现和发展,而我们可以从这判断中体会到于连内心的美以及他对爱人的情感的美,这就是令我们内心备受触动的原因所在。而这也对我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我们作为读者去阅读一部艺术作品,由自己的判断力去认知其中的心理表现,继而发现美以及审视这种美,让我们深切地感知和培养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使得美育在一部如《红与黑》这样的艺术作品中得以真正的实现。
从《红与黑》中谈美学和美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谈的有一定的局限之处,这不光是要熟悉这部小说,还要深知关于美学和美育之理论知识,真要两者融合在一起进而透彻的分析是极难的。所以我从小说《红与黑》的内容及思想来应证西方美学家对于理解美学的大致三种想法,即从三种角度来反映《红与黑》中存在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再加以联系美育的影响所在。但无论怎样阐释这部艺术作品,我们都不能忽视其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和感知,这种审美意趣的产生内化为我们对于美的欣赏与追求,也是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