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5000字
第1卷 — 群体的心理一、群体的一般特征二、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1.群体冲动、异变和暴躁:群体是刺激因素的奴隶,它们不会做任何预先设想,个人拥有掌控自身反射作用的能力,而群体没有。因为数目上的强大,会让它认为自己有坚不可摧的力量,不可能的概念在群体中不存在。
2.群体容易被暗示和容易轻信:群体很少区分主观和客观,他们被剥夺了批判能力,随时准备服从所有暗示,他们会把脑海中被唤起的景象也当做现实(集体幻觉),通过暗示和互相传染变为千名证人证实的“真相”。
3.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群体的个人近似于原始生物,因为无法做到细致入微的区分,会把事物看做一个整体,观察不到事物中间的过渡阶段,群体情绪的简单和夸张造成它完全不知晓质疑和不确定是何物。 一个演说家如果想要打动一个群体,必须大量运用狂暴的主张,要肯定、和不断重复,绝不用说理的方法证明任何事。群体能把感情提升到极高或者极地的境界。
4.群体偏执、专横、保守:群体只能认识到极端而简单的感情,关于意见、想法和信念,群体不具备论证的能力,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部拒绝。
5.群体的道德:群体会时不时表现出非常崇高的道德品质(舍己为人、公正无私等),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得出群体道德标准非常低,因为野蛮和破坏的本能是从祖先哪里继承,就潜伏在我们体内,在群体中就会放纵这种本能。
1.群体观念:分为两类,基本观念/短暂观念,短暂观念易形成,但是只有极少的可以获得活力,并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而基本观念有良好的稳定性,宗教、社会主义、民主观念都属于这类。无论给群体提供什么观念,它们都只有在具有绝对、坚定、简单的形式下才能施展有效的影响力。
2.群体的理性:群体的低级推理能力基于观念,但是群体的观念只有表面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群体推理的特点,就是把彼此不同、表面相似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迅速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
3.群体的想象力:推理能力匮乏的人,想象力非常强大且敏感,如同群体。刺激群体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它们产生并且引起注意的方式(例:一年死了500人,一天死了50人)
历史上重要的事件都是群体的宗教情感而非独立的个人意志。宗教情感特点:崇拜具有至高威信的人、对于生命力量的畏惧、盲目付出它的命令、没有讨论其信条的能力、散播信条的愿望、倾向于把所有不能接受的人看做敌人。
宗教对于群众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切政治、神学和社会信条,只有采用宗教的形式才能在群体里站稳脚跟,这种宗教形式能排除危险的争议。
1.种族:历史种族会形成自己的特征,在遗传定律的结果下会产生力量(信仰、制度和艺术),与种族带带相传的因素相违背的话,只能是短暂的。
2.传统:传统代表着观念、需求和感情,是种族作用下的产物,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没有传统,文明不会存在,但是传统不被破坏,人类也不会进步。顽固依附于传统的观念,并且强烈反对改变传统的正是群体。
3.时间:它是唯一的创造者也是唯一的破坏者,时间对于社会问题就如同对生物学问题一样,它是最有力的因素之一。
4.政治和社会制度:制度和政府是种族的产物,它们不是某个时代的创造者,而是时代创造了它们。那些在特定时刻对一个国家有益的制度,也许会对另一个国家极为有害。群体是由他们的性格所掌控,那些不是由群体内在性格塑造的制度,都不过是一件借来的衣服,一种短暂的伪装。
5.教育:教育既不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有道德,也不能让他变得更快乐;它既不会改变他的本能,也不会改变他与生俱来的激情。评判、经验、主动性和个性是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这些品质并不是课本所能给予的。最荒唐的教育方式就是它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一种信仰行为,即默认教师绝对不会犯下多无,这种教育只能轻视自我,致使我们变得无能。
1.形象、词语和套话:形象因时代和种族不同有所差异,词义会因为种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群体容易被形象产生的想象力所掌控,通过词语和套话的理性运用可以激发出来。说理和论证无法同某些词语和套话相抗衡。
2.幻觉:无论是过去的宗教幻觉,还是当今的哲学和社会幻觉,这些至高无上、令人敬畏的力量,都能在地球上所有文明的根源中找到。群体给幻觉的创造者建立起来的寺庙、雕像和积碳数量,要比其他社会等级的人加起来还多。幻觉被摧毁,希望和顺从的源泉也随之干涸,它们同盲目、安静的力量针锋相对,它们会无情的对待软弱,忽视怜悯之心
3.经验:经验是唯一能够让真理在群众思想中生根发芽、让危险的幻觉毁于一旦的有效方法。想要动摇群体思想中的错误观念,经验必须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发生,并且频繁的重复,需要一代又一代不间断的出现。
4.理性:群体不受理性所影响,他们只能理解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观念,因此那些演讲者,总是寻找他们的感情而非他们的理性。逻辑定律并没有在群体身上产生作用,只能借助初级的联想方式,用一些出众的暗示性理念来改变它们的观念。
1.群体的领袖:只要是一定数量的生物聚集在一起,无论他们是动物还是人类,都会本能的让自己处在一个领袖的威严统治之下。领袖的一直是群体形成的观念,并且取得一直的核心,在领袖看来,任何有悖于自身观念的看法都是错误或者迷信的。
2.领袖动员群体的方法:断言、重复、传染,它们发挥的作用有些缓慢,但是一旦产生就会拥有持久的效果。 一个断言越是简洁,证据和证明看上去就会越发贫乏,利用广告营销手段提升产品销量的商人深谙断言的价值。被断言的事情,是通过持续的重复才能在大脑中稳定下来,并且这种方式最后能够让人把它看做得到证实的真相接受。传染的威力非常大,它不仅可以逼迫个人接受某些意见,还能让他接受一些感情模式。
3.名望:通过使用断言、重复和传染进行普及的观念,在环境的作用下获得了巨大的力量,这时它们就会具有无与伦比的威力,即所谓的名望。成功是登上名望的主要台阶,它的证据就是成功一旦消
失,名望基本上会随着它一起消失。长袍和假发是法官的必备品。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他的权威就会大打折扣-帕斯卡尔。
1.牢固的信念:生物的结构特征与心理特征之间非常相似,这些特征要么恒久不变,要么只发生极其细微的变化。 当信念的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时,信念的衰败就开始了。人类的一举一动受到他们信念的控制,也受到这些信念产生的习惯的支配。
2.群众意见的多变:意见的变化不过是表面现象,影响它们的是种族意识。所有同普遍信念和种族情感大相径庭的变化,都缺乏持久力。如果说还有什么事物能够推迟自身毁灭的话,那就是极不稳定的群体意见和他们对所有普遍信仰的漠不关心。
随着古老理想的丧失,种族的秉性也会彻底消失。它仅仅是一群独立的个人,因而回归到自己原始状态——乌合之众
1.异质性群体:无名称群体(街头群体)、有名称群体(陪审团、议会)。第一种群体缺乏责任感,而第二种群体发展处了责任感,后者通常会给它们的行为带来很大的不同。
2.同质性群体:派别(政治、宗教派别)、身份团体(军人)、阶级(中产阶级、农民阶级)。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群体犯法时心理上不能叫作犯罪,而是群体行动的绝对无意识性。在一段兴奋时期过后,群体就会进入一种非常纯粹的无意识状态,在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它会受到暗示的引导,因此没办法把它看作一个犯罪群体。
犯罪群体的普遍特征与我们所遇到的其他所有群体特征相同:易受怂恿、轻信、易变,把无论是好还是坏的感情加以夸大,展现出某种道德等等。在“九月惨案”中都能发现这些特征。在别人的暗示下,群体坚信自己在完成一项爱国主义任务,他们从来不会把自己看作罪犯,他们可以极端的残忍也会极富同情心。
专家发现,无论陪审团的人员构成是什么,他们做出的判决都是相同的。
陪审团就如同所有的群体一样,也深受名望的影响。
陪审团的人员构成虽然十分民主,但是他们在对待喜好与厌恶的态度上却会表现出贵族型的特征:头衔、出身、腰缠万贯、名望。总而言之,所有非比寻常或可以给被告带来光彩的事情,都能让被告的处境变得有利。
想要说服选民群体,最重要的是候选人应该拥有名望,另一点是拥有名望的候选人必须有能力迫使自己在不进行讨论的情况下,争取选民的支持。然而拥有名望还不足以确保成功,选民尤其看重他所表现出来的贪婪和虚荣。他必须用夸张的甜言蜜语说服选民,要毫不犹豫的向选民做出异想天开的承诺。这就是选民群体的心理学,它和其他群体一样,既没有更出色,也没有更糟糕。无论群体的普选权是收到了限制还是普遍给予,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制下行驶这种权利都是一致的,不管怎么说,它们都只是一个种族无意识的渴望和需要的表达。种族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枷锁,是掌控我们命运的主要原因。
议会群体中成员表现出异质性群体的大部分特征:头脑简单、多变、易受暗示、夸大感情以及少数领袖人物的压倒性作用,但有局限性。意见的简单化是他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通过最简单的抽象原理和适用于所有案例的普遍规律来解决最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的大脑里装满了十分模糊的普遍性观念,他们忙于贯彻一成不变的原则,不考虑事实究竟是怎么样。议会群体非常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那些暗示都来自拥有名望的领袖。领袖极少能够走在大众意见的前面,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顺应大众的意见,因此助长了意见当中的所有错误。在议会当中,优柔寡断的态度总是处于主导的地位,之所以优柔寡断是因为它留存着对选民的恐惧,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建议都是非常隐私的,这有可能制约领袖的影响力。
出于恐惧或是出于对英雄主义的英勇气概,群体既可以赴汤蹈火,也可以做个无名鼠辈。 他们会忽视原因和结果,以及事件之间的练习,。他们时而灰心丧气,时而趾高气昂,他们极易受到恐慌情绪的影响,要么就是高度紧张,要么就是嫉妒抑郁,但是他们从来都不会处在事态所要求的的情绪和状态之中。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状态过渡到文明状态,然后当这个理想失去自身优势时,就会开始衰落和灭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