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读后感1200字
一开始想要看这本书,因为武志红老师写了很多本书,在近年国内有些名气。
我看一本书,从来不喜欢看序和后记,也不喜欢看书评。好的书评,常常引的人对书有过高的心理期许,而差的书评,则能引起你的厌恶感,直接丧失对书阅读的渴望。
看这书一半不到的时候,我看了微信读书上的书评,占高楼的有的甚至是垃圾评论。在我眼中的垃圾评论是不聊书,而去聊一些无关的东西无尽的掐架还以为自己饱读诗书。但是也正是这些垃圾评论让我看到了中国巨婴的存在。
我说什么都是对的,你要相信我,你不相信我,我们就是敌人。
那些只能求同不能存异的人,那些没有涵容的人。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别人。没有通过这本书很好的看到自己。
我认为,一本书,无以论好坏。如果你自身带有自己的思考去看待一本书或是一个问题,你就会发现,这个书(问题)的正能量和不足。抛开那些有待考证的不足,你从这本书里汲取了多少对你有益的东西,才是你最大的收益。
说实话,电子书我没有做笔记,只是偶尔写写想法。最初看这本书我带了一些纠错情节,因为很多人说武志红在反国家反社会铜臭味重。我带着这种挖掘的态度去发现他书里三观不正的论据,发现一点就批评一点。但是我看了700多页去看书评的时候,我发现了书中的一些真实的现象发生,我便持着一种新的心情继续看下去。即:无论它怎么样,我都要读完再发表意见。这是对读者和自己起码的尊重。
这本书,是一个心理学研究生写的书,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人读起来很多时候会误解它。作者有很多咨询案例,也大大方方承认自己也是书中大多数的巨婴之一。如果我没有记错,在“能量的演变”里,作者就道出了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不是为了宣扬黑暗,而是希望能达成理解与接纳。
达成理解与接纳。才是作者想要宣扬的最最重要的东西。
此后的文章,他都在讲一些对现象的分析。其中不做好的一段是他对“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断章取义。就字面理解,七十岁便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超出规矩范围。作者说恐怕到时候也没有什么“欲”了。欲加了引号,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此前看过孙瑞雪的书,对爱和自由有一定的了解,孙瑞雪老师对这段话也有见解,我比较赞成孙瑞雪老师的观点。这本书里这一段我看到有一些嘲讽的意味。
但是看完全书,我受益最多的便是人应该多一些自我觉醒,多接纳自己黑暗的地方,让黑暗的情绪流动起来。
也不用急于求成,我们童年累积的伤痛并不能一天就痊愈,我们要去正视它,发现它,接纳它。
本书里提到的一本书《爱是一种选择》。刚提到,我就把它买回来了。看了前面的四页的样子,我便不能继续看下去,因为看那本书,需要拖延症患者莫大的勇气,去撕开自身曾经掩藏起来最不为人知的伤疤。太痛。但是我应该会把它看完,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本难能可贵的好书。
最后感谢一下作者,无论好坏,它都曾经是一面镜子,让我曾经有机会这样的接触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