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版)》读后感900字
《活着》至少是活着,面对变迁与艰难后依旧存活着。而《第七天》是一种绝望,是一种面对现实与艰难之后,对死亡失去感觉的失望。
为何如此?因为在那个他们已经离去的世界里,人心冷漠,政府官员随心所欲。种种不公,种种黑暗充斥着整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种绝望足以使他们面对死亡时没有丝毫的恐惧。
小说中的刘梅得知伍超给自己买了一个山寨的手机,联络不到他后,在QQ日志上发布了自杀的时间和地点。然而,网友非但不劝阻,而劝说她换别的方式自杀,免得死在自己家门口晦气。这样的黯淡人心无疑杀死了刘梅,若人与人之间多一些温情善意,是否就不会造成刘梅之死呢?
更荒谬黑暗的是,在桥下的水里打捞出了二十七具死婴,医院称这些幼小的生命为医疗垃圾。他们称:“会给予这些医疗垃圾以人的待遇,火化后埋葬。”
黑暗何曾不是无处不在那个世界,当他们死去后,还可以同时快乐地数落着那个离去的世界里的毒大米,毒鸡蛋,毒馒头,假鸡蛋,皮革奶,石膏面条,化学火锅……
余华先生在平实流畅的叙述中,营造出了这样神秘又黑暗的世界,看似荒谬,却揭露出生活中暴露的一些社会问题,当然,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
但是我觉得《第七天》高度融合了时间美好的感情,它融合了真挚的亲情,爱情,友情……
杨金彪对其养子杨飞的无私付出,甚至牺牲个人的应有婚姻与家庭,这种亲情可谓倾尽所有,而又温柔以待,温暖了活着与死去之后的岁月。
伍超得知女友刘梅去世后,卖掉一个肾,留下钱为她买墓地。手术后他因省钱拒绝去医院,不久后也死了。他们的爱情使人感动与心酸……
《第七天》极素极简,平和的叙述中却将所有的事情一一勾连,在短暂的七天里,你仿佛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概貌,看到人世间活着时,或是死去后的温情。黑暗并非所有,光明才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
黑暗首先是从人心黯淡开始的。若是人人心存光明,又有何黑暗之说。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是要揭露社会现象,重要的是,他在无形之中告诉了我们一些答案,教会了我们一些做法。我想,《第七天》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