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读后感1100字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20世纪30~40年代享誉全世界的美籍俄裔作家,其成名作便是《洛丽塔》。这部很多人都以为是情色小说的作品,一出来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洛丽塔》是一部严肃的批判小说,它直面了一个人类普遍存在而又不敢面对的人性的问题,欲望的问题。小说主人公亨伯特少年时代的恋人安娜贝尔生病死了,这种创伤一直停留在亨伯特心里,并且越来越严重,以致成为一种的恋童癖。他对9-14的女孩有一种无法自控的爱恋,在偶然的机会他成为了夏洛特的房客,并疯狂的爱上了房东12岁的女儿洛丽塔。亨伯特为了亲近洛丽塔而答应和他不喜欢的夏洛特结婚,这种心理特别不可思议,它一开始便弥漫着乱伦的氛围,一开始便带着悲剧的因子。这个秘密最后被夏洛特偷看日记发现了,气急败坏的夏洛特写了三封信后准备离开,却不幸在去邮寄的路上被货车撞死。亨伯特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和他无法抑制的爱人洛丽塔生活在一起。洛丽塔早熟、美丽、叛逆,常常给亨伯特带来很多麻烦,但亨伯特爱她爱得无法自已。他开着夏洛特的旧汽车,带着洛丽塔开始沿着美国的边境漫游,一个又一个的汽车旅馆成为了他们放纵欲望的场所,亨伯特怀着虚无的爱恋,洛丽塔却对这一切豪不在意;但她越长大越不喜欢亨伯特,最后离开了他,并和一个潦倒的青年结婚生子。亨伯特找到了拐骗洛丽塔的那个更加变态的色情狂圭蒂,并把他枪杀了。尽管如此,亨伯特却永远的失去了洛丽塔,最后在监狱里死去,洛丽塔却死于难产。浓郁的悲剧笼罩了小说的结果,可见作者对人性的这种欲望的批判。情节并不复杂,但内容无限精彩。特别是对洛丽塔的各种各样的的细节描写,在她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她的思想,她的感情,她的身体,她的眼神,她的话语,她的行为……她的无穷无尽的每一个一节;作者都用极其优美、独到、细腻,带着爱恋柔情的笔调刻画出来,可谓淋漓尽致。小说对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边地、山川、村落的风景,以及那个时候的美国人对享乐主义的追求,都进行了详细的刻画,让读者自己去感知,去体验那个时代的美国边缘化的风土人情。《洛丽塔》的故事非常简单,对这个小说只有投入期中去感受体验,才能懂得它的美好,它的动人,以及它风靡全球的原因。而关于小说讲述的乱伦、恋童癖等问题,其实,是很小的方面,你可以忽略这些;但面对欲望,来自灵魂深处的不可抑制的欲望人该怎样去面对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洛丽塔》给出了它的态度,但读者需要自己去品味。作为小说,《洛丽塔》非常优秀,题材也十分特别,世界的杂多性大部分人是没办法去经历的,而好的小说可以让我们沉浸期中,并经历一切。20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