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马克斯韦伯,一个人文科学几乎无法被绕开的人物,在这个学科领域里,你必须得记得他,这个是我对这个人物的最初的印象我大学本科时一个年轻的副教授这么告诉我,确实如此,他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是同泰勒和法约尔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是公认的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他还与卡尔马克思和埃米尔涂尔干被后人称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尽管他在当时主要被视为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但是其知名的学术贡献集中在宗教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他的弟弟阿尔弗莱德韦伯也有些名气,是一位人文社会学家。本书是作者宗教社会学最开始的著作,也是作者在精神状态恢复稳定后最初的著作,并且也替他后来许多针对文化和宗教对经济体系的影响的研究奠定根基。这篇论文是唯一一篇他在世时便已出版成书的著作。
本书在阅读上给我很深刻的感受,我细心的对本书进行了章节标注,但是获得甚少,而且觉得自己很混乱,读书读到第四章还读不出作者的深意和逻辑,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问题,分为三章,分别是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天职观:本书的研究任务;二是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分为两章,分别是入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在通读全书后,尤其是在困惑和迷茫期,我在想为何我不能融入作者的那个思想氛围中去,我想原因之一就是我与作者差距有些远,不仅仅是指能力的差距,而是我对于其中作者提及的很多概念和人物不了解所导致的,所以,在读书后,我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我对需要了解的概念进行了查询,对基督教各流派和主要的思想术语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分析,于是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本书中作者所指的基督新教主要是一下几个流派:路德之前的抗议派、信义宗(路德宗)、浸信宗、归正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英国国教)、卫斯理宗(徇道宗)、再洗礼派、公谊宗(贵格会)、弟兄会,长老宗,圣公宗低派,五旬节派等。下面有一张图可以看下,更清晰。有些概念需要查一下,比如说阿米念主义、加尔文主义(韦伯的母亲是加尔文宗的信徒,从小韦伯就生活在这种宗教环境中),禁欲主义、清教主义、奥古斯丁主义,其中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都是作者自己定义的概念。
本书的作者导言是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总导言,而本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仅仅是作者论文集中的一篇论文,作者在导言中确立了一个问题,就是论述现代经济生活的精神与禁欲主义新教的理性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在导言开头通过西方科学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将我们引入理性的世界西方社会,事实上,如果一个国家是拥有理性的成文宪法和遵从理性制定的法律,同时具备由训练有素的公职人员领导的依照规则和法律运转的政府所组成的政治联合体,那么它只存在于西方,尽管其他地方的国家也致力于此。而这种情况却与资本主义精神相契合,作者还顺便在此定义了资本主义,对于这种非理性的欲求,资本主义甚至完全是一种抑制力量或者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力量。但是,资本主义旨在通过可持续、理性的、资本主义的企业运作追求利益并且永久性地再生利益。随后作者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分析,提出西方资本主义独有的形态,那就是对(形式上的)自由劳动进行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作者认为从纯经济学的观点出发,世界文化史的核心问题并不是资本主义活动的发展,而是这种有节制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和与之相伴的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形式是如何起源的这种来自与社会结构的驱动力来自西方社会的那些结构部分来自于西方文化独特的理性主义,那么这种理性伦理又是怎么出来的呢?作者在本书中讨论的便是宗教观念对于一种经济精神或者经济体系的精神特质问题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刚才说的确立的中心问题就是论述现代经济生活的精神与禁欲主义新教的理性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便是导言的逻辑。
作者在文末说了两段话,对我影响颇大,几乎所有科学的发展都包含有业余爱好者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常常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视角。然而如若将浅薄的一知半解当做第一原则的话,就会导致科学走向末路。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仅凭直觉感知的知识进行高谈阔论,那么除了可以掩饰其对于研究对象缺乏清晰的见解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意义;这也可以判定其缺乏对于人类本身的理解。作者说的,我感觉就像我似得,如一个业余爱好者般,喜欢高谈阔论,而没有目标和深刻的理解,这个想必是我在今后几年的时间内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书第一章作者的论证线索还是比较清晰的,作者通过有关职业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引出宗教信仰并不是影响经济状况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经济状况引发的结果。而后更进一步的,作者通过对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参与程度的差异,得出应该看重研究他们各自宗教信仰中固定的内在特质,而不是仅仅观察他们暂时的外在的历史政治环境,从而得出一个最重要的解释。其实第一章到这里意义已经到了,作者的目的就在于此中心,而后作者先否定一些基于表面的分析和根据某些普遍的印象(自然是通过宗教派别的思想和现实行为的比较和时期分析)最后,作者义正言辞的得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全力以赴的精神、积极进取的精神或者其他不管怎么称呼的精神,这些精神的觉醒都倾向归功于新教教义,而坚决不应该听随一种惯常的趋势,将其与生活享乐相联系,也不要在任何意义上将其余启蒙运动联系在一起。
在第二章中作者长篇引用了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指出这种独特的伦理和精神气质就是作者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而那些其他资本主义或者资本主义萌芽曾经出现的地方,那些地方的资本主义都缺少这种特别的精神气质?作者从富兰克林的话中还逻辑推导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根基,人们履行天职的责任恰恰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为典型的特质,而这来自于宗教,来自于新教,随后作者将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及其这种伦理随需要抵抗的传统主义的渊源和发展进行了讨论,作者还定义了前资本主义在这里,前资本主义是指一种状态,即长期运转的企业对于资本的理性使用,以及理性的资本主义劳动组织形式,尚未成为决定经济活动的支配力量的状态。
第三章,作者的标题是路德的天职观,本书的研究任务,这一章相当明确,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两点比较有意思,其一,相比于天主教的态度,宗教改革的影响只是使那些为了履行天职而进行的有组织的世俗劳动得到越来越多的道德重视和宗教认可。其二,尽管没有路德个人宗教思想的发展,宗教改革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这一改革在精神层面上长期受到路德个人品格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加尔文主义,路德的工作就不可能拥有持久而具体的成功。其实在本章中作者在讲述天职观的历史,分析宗教改革与传统主义的区分,路德的天职观仍旧保持着传统主义的性质,他的天职观所指的是人们必须接受神的旨意,每个人都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这一法令。作者来自一个工业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一位忠实的加尔文宗信徒,从小作者便深受宗教世界的影响中,宗教素养十分深厚,在此处作者其实还是比较推崇加尔文宗的。
从第四章开始,作者进入了第二部分,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在本章作者分别分析了历史上存在的4种主要的禁欲主义新教形式: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从浸礼运动中派生的诸教派。作者的意图十分简单,研究各种形式的宗教信仰与实际的伦理道德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以及在那些方面存在关系。从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中形成的心理约束力的影响,这种影响规定了实践行为的方向,并且约束每个人的行为都要沿着这一方向进行。对于本章我有不少想法,稍后再详细讨论。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章,如果对于宗教不甚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阅读本章,在本章中,作者事实上是分析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伦理形成的作用和经济行为的推动表现,当然是略举例的形式,比如强调固定天职在禁欲主义中的重要意义,为现代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提供了伦理依据。同样地,对盈利活动的神意解释也证明了商人活动的正当性,它对中产阶级的节制有度和自力更生给予了极高的伦理评价。作者在前面对出世的禁欲主义和入世的禁欲主义进行了比较,在此中对于入世的新教禁欲主义进行了概括: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在打破禁锢获利冲动的镣铐的过程中,入世禁欲主义不仅使这种冲动合法化,更将其视作上帝的直接意志。作者在随后又提出,随着这种特别的资产阶级经济伦理的发展成熟,在社会中形成了对于现有经济行为和资本运作的合理的心理认可。基于天职观念的理性行为,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现代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而这种理性行为乃是源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精神,这便是本文力争要论证的观点。
最近时间挤出了不少,有一些时间思考,对于作者的书有一些问题:
其一,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是什么?我觉得一个管理学家,在其时代被认为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突然转向宗教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是有另一种大时代的背景的。应当是探讨宗教对政治、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吗?他用这种论调在讲述资本主义精神,其中我觉得说的有些道理,但是很想是一种普世价值观的宣传,1850-190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5次经济危机,亚洲,非洲,印度,等很多殖民国家都出现了民族主义的思想,从我的认识中,似乎欧洲大陆从一开始直到二战后期,普通大众的生活都是非常艰辛的,甚至于说在19世纪前的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生活也是非常郁闷的。所以,宗教解脱,救赎论,预定论,三位一体的理论才大行其道,所谓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我国古代社会在什么朝代比较有宗教崇拜?魏晋南北朝,,因为朝代乱,人民生活困苦,所以需要精神寄托,作者写这些文章其实就是在赞美资本主义,赞美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在从宗教的角度为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伦理出现寻找一个依托点,从一个长期被社会接受的思想精神的角度去宣扬,比从经济的角度更具有价值,天职让人受苦,预定论使工人安于现状,资本流动,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其是合理而且公正的,这才作者所处的资本主义繁荣而经济危机频发的时期,和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工人运动兴起的时代,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吗?然而,逻辑上不通顺,或许是我想多了,本书仅仅是只是客观得阐述两者的关系吧!
其二,我在想作者在此书中多次写的理性是指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出世的禁欲主义和入世的禁欲主义,我联想到我国儒教里面也有这种入世和出世说。还有,我其实在想为何西方社会对于基督教如何全民性质的热爱,作者在他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中提到了中国的宗教时,指出了道教和儒教,但是基于我的理解,大部分人是既不信道教也不信礼教,为何我国没有像欧洲那种全民性质的宗教崇拜,但是我国民众还是有一种近乎宗教的崇拜的,这却是全民性质的!
其实读书思考比获得答案,更加重要,许多问题是经典作家用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来思考,他们的论证比一个答案更重要。这个是我最近比较有价值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