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读书笔记范文
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有了许多感想,心里总是想着这本书的内容,里面的人物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伊索,他是传说中的人物,他写的都是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批判、启示和教训。
用大家最熟悉的几个寓言来举例吧。
《狼和小羊》这一则寓言中讲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种方法来和小羊狡辩。揭穿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龟兔赛跑》这一则寓言,结果大家都知道,是乌龟赢了。因为他不懈的努力,换取了胜利。而兔子却高傲、自大。低估了别人,总认为自己最厉害,其实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过于自信,因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骄傲。
《牧人和驴》的故事主要讲述了牧人、狼和狗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相信恶的东西,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确是这样。
现在我再给大家讲一个《老雕、寒鸦和牧羊人》的故事吧:
老雕从高高的悬崖上扑下来,抓走了羊群里的一只小羊羔。寒鸦看到后非常眼馋,想要效仿老雕的行为。它大喊一声,扑向一只公羊。不料它的爪子被羊毛缠住,再也飞不起来,只好拼命拍打翅膀。牧羊人猜到是怎么一回事,立刻赶来抓住了寒鸦。他剪掉了寒鸦的翅膀,晚上带回家给孩子们玩。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牧羊人答道:这是一只寒鸦,可它自以为是一只老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能人高手竞争毫无意义,失败只会引起嘲笑。
而《夜莺和苍鹰》的故事有不同了:
在一棵高高的橡树上,有一只夜莺在放声歌唱。肚子空空的苍鹰看到后,扑过来逮住了它。夜莺预感到末日来临,便央求苍鹰放了它。夜莺说,它还太小,填不饱苍鹰的肚子,要是苍鹰没东西可吃,可以去抓大一点的鸟。苍鹰反驳道:要是我丢下到手的猎物,却去追逐没见到的猎物,那岂不成了疯子。
这则寓言说明:指望得到更多而抛弃到手的东西的人是天下头号傻瓜。
伊索寓言简介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为动物寓言。
版本介绍
公元前43世纪之交,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厄斯(Demetrius phalereus)编辑了第一部伊索寓言集:《伊索故事集成》(Assemblies of Aesops Tales),据介绍,书中包含早期的伊索寓言故事大约200则。可惜的是这本书已经亡佚。公元12世纪,费德鲁斯(phaedrus)和巴布里乌斯(Babrius)分别用拉丁文和希腊文编订了诗体的伊索寓言,但是流传不广。
14世纪初,东罗马帝国的僧侣学者普拉努德斯搜集和整理了当时听到的和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抄本,编成《伊索寓言》。1479年印刷。书中有150则寓言。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识的伊索寓言的最初版。此后数百年间的各新版《伊索寓言》种版本都是从这个版本发展而来。
1484年,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将《伊索寓言》英译出版。
19世纪,乔治法伊勒汤森(George Fyler Townsend,18141900)的英译本《伊索寓言》问世。这是流传最广的一个英译本。有学者称这个版本为汤森本。2009年,世界图书公司出版英语世界名著,童话神话卷收录的《伊索寓言》就是汤森本。据介绍,剔除重复后,总共选取了312个寓言故事。
另外,Ben E. perry曾经做了一个分类索引(perry Index),是研究《伊索寓言》的重要参考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