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读书笔记 《西西弗斯的神话》读书笔记

《西西弗斯的神话》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2025-01-28

  自杀的缘由很多,最显而易见的缘由往往不是最有力的。引起危机的缘由几乎常常无从查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杀如通俗剧一样,相当于忏悔自己不知一生为何物,碌碌而为之。然而,我们不必给出太多的相关类比,不如回到日常用语当中。忏悔只是一句人生不堪如此多的苦难。

  这段话摘自本书第一篇文章《荒谬与自杀》。相比于其他晦涩艰深的文本来说,这段较为易懂的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的确,人生不堪如此多的苦难。

  还记得第一次被命运这个词深深击中的时刻。那是在我中预的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为我们朗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是不同寻常的事,完全脱离课本的教学给尚且十二三岁的我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因此我听得很认真。第一次知道了史铁生其人,感受了他最有名的这篇散文,和其中几个人的故事

  一个捕鸟的汉子,他单等一种过去很多面现在非常罕见的鸟,其它的鸟撞在网上他就把它们摘下来放掉,他说已经有好多年没等到那种罕见的鸟,他说他再等一年看看到底还有没有那种鸟,结果他又等了好多年。

  一位朋友,他是个最有天赋的长跑家,但他被埋没了。他因为在***中出言不慎而坐了几年牢,出来后样样待遇都不能与别人平等,苦闷极了便练习长跑他盼望以他的长跑成绩来获得政治上真正的解放,他以为记者的镜头和文字可以帮他做到这一点。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没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橱窗里挂前六名的照片,他有点怨自已。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却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几乎绝望了,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容群众场面的照片。现在他已经不跑了,年岁太大了,跑不了那么快了。最后一次参加环城赛,他以三十八岁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有一位专业队的教练对他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他苦笑一下什么也没说。

  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有那么两三年,经常在那几棵大梨树下见到他们,兄妹俩总是在一起玩,玩得和睦融洽,都渐渐长大了些。之后有很多年没见到他们,我想他们都在学校里吧,小姑娘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必是告别了孩提时光,没有很多机会来这儿玩了。时隔多年,在一个晴朗而又令人心碎的下午,见几个少年在戏耍一个少女,才幡然醒悟这位少女就是几年前曾见过的那位。她仍然算得漂亮,但由于智力上的缺陷,双眸迟滞没有光彩。她呆呆地望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哥哥赶来,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面对这些虚无、徒劳、遗憾,这位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作者领悟了如下道理: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请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人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从那时起,我便把这段话奉为了生命中的无上圭臬。我是如此崇拜这位作者,因为在我看来,命运的打击总会使思想者超脱,而使怯懦者沉沦。以至于多年后的一个清晨,我还在床上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母亲走进我的房间,把我推醒,轻轻投落了一张报纸盖在我的床被上。待她走出房间,我艰难地睁开眼,然后看到了这样一条报导:他去世了。我突然清醒地坐了起来,耀眼的阳光从窗帘的缝隙中投射进来,阳光在这一刻显得如此特别,我想正如他所言:太阳,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谁说我没有死过?出生以前,太阳已无数次起落/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又以我生日的名义卷土重来/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出,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中/生死同一。

  曾经那些疯狂的叛逆、极度痛苦、对生命质疑,就在时间中渐渐消融,最后得到了一个如此宁静安详的彻悟,并将它以文字的形式馈赠给后世。我毫不怀疑在过程中,他曾动过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想法。

  我尝以为自杀是对生命的反抗命运为何待我如此不公,实在太没道理,你赋予我生命,却要让我痛苦地活着,我偏不让你如意,待我自己了结生命之后,你还能奈我何?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自杀并不表明了反抗的逻辑后果。相反地,自杀是由于假定人类的默许先于反抗的行为。书在《荒谬的自由》一文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

  反抗就是人类不断映入眼帘的自我展现。它不是远大的抱负志向,因为反抗之中没有希望的依存。那种反抗实际上不过是确信命运将会彻底地惨败因而我们不顺从命运、与之为伍而已。这种反抗赋予生命以价值。它贯穿生命的整幅长卷,是它将庄严和壮美复归于那个生命。

  反抗是生命重量的来源,人的根本恐惧就在一个轻字上,一段生命轻得飘散了,没有了,以为是什么原来什么也不是,轻易、简单、灰飞烟灭。因而得有一种重量,你愿意为之生也愿意为之死,愿意为之累、愿意在它的引力下耗尽性命。不是强言不悔,是清醒地从命。神圣是上帝对心魂的测量,是心魂被确认的重量。死亡光临时有一个仪式,灰和土都好,看往日轻轻地蒸发,但能听见,有什么东西沉沉地还在。

  西西弗斯亦是如此。不断地将巨石推向山顶,又眼睁睁地看着巨石滚落,直到一切努力白费,他又需要重新来过。多么荒谬的故事。西西弗斯在山巅驻足回首的片刻,他看到的是永无止境的苦难。如果说这个神话具有悲剧色彩,那是因为主人公是有意识的。倘若他每跨出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支撑,那么他的酷刑还算什么呢?但是,纵然经历如许磨难,盖吾之垂暮与灵魂之尊崇,吾必有所得:一切皆善。他知道自己才是一生的主宰。

  人事百般,其原委皆源于人,一个盲人渴见天明,虽然尽知长夜漫漫,他仍然坚持不懈。西西弗斯教会我们以更高的忠诚否定诸神。所有的行为并非徒劳,这些行为构成了我们的命运,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推石上山的挣扎本身已足以让人心底充实。我们应该认为西西弗斯是快乐的。文章以这样一句激励人心的话结尾,让我不由敬佩起加缪来。真正勇敢的人不是无知无畏的人,而是看透了这个世界,却依然爱它。以前觉得只是空谈,毫无深意,而现在看来却有些不同了。因为本以为看透的是时间的恶和不堪的人性,现在想来,看透的大约是世界的荒谬和虚空了吧。

  其实说来惭愧,比起努力奋斗一类的词,我更善于也乐于接受命运。当然,尤其是它带给我幸运和快乐的时候。所以当它给我带来悲伤或痛苦,我也没什么话好说,想着因果报应、因缘循环之类的道理也就这样过去了。故而,当我面对荒谬如西西弗斯的命运,必然惊叹于他的一切皆善这样圣洁凛然的宣示。

  荒谬均来源于人类与欲的对抗,贪求人生的意义。我们一直试图在荒凉中走出一段繁华来,而我们拥有的只不过是这刹那刹那。行阴迁流,念念生灭,时刻不停。很难想到的是,恰恰是因为执着于外物,我们才变得泯然众人了。老子曰:持而盈之,不若其已。锻而锐之,不可长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由此可见,人求名、求利、求永恒,其最终结果都难得乐观。再怎么波澜壮阔的故事,追其究竟,不过是一段历史而已。

  其实可以很坚定,试着直面并接受命运,并反抗它、超越它,赋予生命以直接的重量。毕竟,各人痛苦各人当,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业报各人受,各人吃饭各人饱。至于其他的事,并没有什么好说。

点击显示
标签: 尾巴 故事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212315/
读书笔记推荐
热门读书笔记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