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读完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感触颇深,现在把我或许还有些肤浅的看法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督促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把事情做的更好。
于我而言,读这本管理学的寓言,完全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书以《孔子家语》里子贡的故事开头,试图说明做好并不是做对,孔子认为子贡做的好,但不一定对。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好的事情对于对方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每个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评判标准来衡量别人的想法,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全世界普遍认同的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第一条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组织应满足顾
会出错。这就说明了我们对一件不该发生的错误事情制定了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只有我们确定它是不可容忍的,有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决心,我们就一定能做到。
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故事是厂家为了让客户更满意擅自加上塑料袋的故事。我们把事情做对,就是符合要求,并不是做到自己所认为的更好,工作中画蛇添足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厂家,一个企业,一个公司,满足了对方的需求,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可或缺的环节,附加的没有经过协调沟通过的服务,有时会把事情推向不可挽回的局面。作为一个企业而言,解决市场需要和需求的环节之后把过程和结果都做到更好,不付出不必要的成本代价,承诺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情,把积少成多的道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大概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核心所在吧。书中又提到了很多理论,如员工的素质决定企业的质量,关注每个细节,保证零缺陷,这些都是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很重要的。当然,书中这方面的理论的经验于我而言,难免显得有点空洞。
人人都想成功,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这本书提出了很多让人少走弯路的想法。我们要预防将我们人生带入糟糕境地的可能性,每走一步踏踏实实,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且一直把事情做对,不去做差不多先生,关注每个细节,在工作中建立完整有效的规范,态度认真勤恳,懂得做人做事,这样我们离成功就会很近了。同事,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关心每一个细节,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样就能为我们所在的企业带来更好的明天,反之,企业的经营将会越来越艰难,最终走向不可挽救之路。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和套话,也并不是在危言耸听,书中环大西洋海轮失事的故事难道还不能说明一切吗?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懂得向周围的同事请教,懂得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不害怕失败,将第一把事情做对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这样,个人和企业的明天才会越来越好。
这本由很多故事组成的书让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工作即是跳舞是我在工作中所追求的,而对于我而言,在财务工作方面,更是不能容许自己犯错误,我相信有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决心和书中理论知识的指导以及今后在工作中的不断总结,我一定能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