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的读后感范文2000字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非洲似乎总和干旱、贫穷、野蛮挂钩,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不过今天我们不讨论非洲的环境问题,而要关注不同国家在非洲的相似但又特征鲜明的活动。而这里面就数中国的非洲政策最为特殊,我管它叫“唯一一个教非洲人‘打渔’的国家”。
这个观点来自于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全球通史》。作为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全球通史》这本书用全景视角将史前到21世纪的全部人类历史囊括其中。于我而言,它竭力摆脱主观叙述的立场和倾向性,这种“上帝视角”能够更好地帮助我跳脱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去分析问题。尽管该书的初版发行于半个世纪前,但其中不少判断切中要害,经过认真分析后,对我们理解当下世界局势和国家大政方针颇有裨益。
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各大论坛上不乏这样的论调:“我们自己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国家还整天在非洲援建这个、援建那个的,何必呢?”曾几何时我也难以理解“援建”这种行为,尽管媒体上也有各式各样的解释,但深究起来似乎都难以让人信服。在《战狼2》中,甚至出现了非洲当地两方交战,看到中国国旗立即停火,等中国车队慢悠悠过去后再继续打仗的“奇景”。如果说当年中国一穷二白,需要得到一些非洲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取得联合国中一定的地位,那么今天中国在非洲援建工厂、铁路又是图什么?
曾经我们和苏联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大社会主义阵营,在和帝国主义的对抗中,苏联发挥过重要作用,并且率先研究了世界最重要的问题——战争还是和平的问题。但在《全球通史》这本书中,作者认为苏联当时错判了形势,一味避免战争、妄图通过和平竞争,努力发展几十年,然后将一个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崭新而又无比强大的苏联呈现在世人面前,到时候大家就会主动信奉社会主义了。与苏联不同,中国深刻认识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是扩张,《全球通史》中这么描述中国当时的策略:“同帝国主义斗争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支持不发达世界的迅速发展的革命运动。人类的大多数生活在不发达国家中,他们的这种革命精神构成了帝国主义的致命弱点。要获得世界和平,就必须主要依靠世界人民大众的力量,依靠他们的斗争。”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终究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尽管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早已放弃传统殖民这样低效率的模式,但其扩张的本质丝毫未变:美国牢牢控制非洲的粮食,掌握大部分非洲人民的饭碗;法国凭借其过去的殖民基础,对大量非洲国家保持着全方位的控制,仅从“西非法郎”这一带有浓厚殖民色彩的货币就可见一斑。加上卡扎菲曾经主导的非洲主权信托基金、“非开行”等举措也在西方国家的“严防死守”下无疾而终。论控制力,西方发达国家在非洲可谓群雄逐鹿、分毫必争,美、法、英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扼住了非洲的要害。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这个唯一有能力在非洲活动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给予非洲这片大陆更多的帮助。从铁路到工厂,再到农机,全部都是关乎民生但又没有突破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容忍底线的项目,这些基础设施和技术都给非洲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非洲人当然很清楚中国人在非洲赚了不少钱,但仅仅是赚钱而已,中国一贯平等对待非洲国家,更从未输出过战争,这一点和西方国家在非洲的行为有本质区别。
这么看来,与苏联仅仅把口号写在国徽上不同,中国真正理解并践行了这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老祖宗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正是通过无私地传授不发达地区先进技术,渐渐树立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力。我虽然没有去过非洲,但是从一些国外论坛上了解到中国在非洲当地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尽管相比于在非洲殖民了上百年的西方国家,我们这条扩大影响力的道路走得很艰难。
非洲是这颗星球上最大的不发达地区,资本主义必然要在此“张牙舞爪”,事实上各大西方国家已经在这么做了:购买美国的粮食比自己种地更便宜;不间断的医疗援助大大降低了死亡率;严控非洲国家自主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因此,在我们可以见到的将来,非洲人口极有可能从目前的12亿暴增到30亿,而这也是西方国家希望见到的——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如果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够在这里证明自己,那又何谈让全世界认可社会主义呢?
听人言不如观其行,从48年前《全球通史》中解读的中国对和平的理解,到今天我们在非洲等不发达地区的种种举措,真正诠释了中国在谋求发展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上的“不忘初心”。这条道路或许不好走,或许会引起国内很多人的不解,但世间真理就是如此:你支持或不支持,正确的那条路就在那儿,而走对路子比什么都重要。现在看来,中国的这条道路走得着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