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范文
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著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受益匪浅。
李老师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
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熔炉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他所具有的这种情感魅力,简直让我崇拜。
读后,让我颇受启发。
启发一:班主任应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班级管理中他主张应做一名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要正确对待周围的舆论并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自我解放。
第一: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
要力争做到不因领导的表扬而欣喜若狂,也不因领导的批评而气急败坏。
第二: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
对于中肯的批评,我们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
对于善良的误解,也应心平气和地对待。
第三,对待家长的批评要平和。
以宽容的胸襟平和地容纳学生家长的各种意见,包括尖锐的批评或者刺耳的杂音。
第四,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
唯有在精神上真正站起来的班主任,才能有宽阔无垠的胸襟与自由舒展的心灵去带好一个班级。
启发二:展开小组竞争增强班级活力
第一,分组合理。
为了便于竞争,李老师在班上设一种综合小组,这种小组一旦建立,便永久不变,而且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卫生小组,又是体育小组,还是文娱小组之所以将小组固定不变是为了让小组在不断的竞争中增强凝聚力,并看到自己的发展情况。
第二,竞赛全面。
竞赛内容尽可能包括纪律要求的各方面和班级、学校各种活动。
如课堂纪律、学习成绩、劳动卫生、出勤情况、作业完成、行为规范第三,规则统一。
开学初,由班委、小组长开会,拟定小组竞赛的规则。
第四,严格监督。
规则一旦制定,便由班干部和各小组长严格监督,各小组长也有一本账簿,以便查对。
第五,客观评比。
竞赛情况绘成图表贴在教室里,这样到了期末评选优秀小组时,根本不用再人为的凭印象评比,只要看竞赛表上的积分,优秀小组自然产生了。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有很多的好处。
竞赛活动使小组产生了内在的凝聚力;小组的凝聚力的产生自然带动了班级风气的好转;竞赛评比使一些不好督促检查的要求也得以落实。
启发三:培养班干部的自治能力
对于班干部的培养,李老师是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达到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培养班干部时,他不满足于让学生独立组织几次活动或主持几次班队会,而是着眼于让学生干部通过实际工作,培养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增强班干部的自治能力。
对照李老师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
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
同时也明白了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将会继续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不断寻求突破,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做一个受家长、学生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