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读后感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青瓦
姜伟峰
在我小时候,离家里店面不远的地方,就是个不小的菜市场。菜市场里摊位鳞次而分明,鸡血的腥味混杂着此起彼伏的砍价声,热闹得很。临街倒有几个铺子,有一家肉铺占了最好的位置,小眼睛的男店主游刃有余;还有几家卖的是干货,家乡临海、于是散装虾米这类海货便司空见惯。不过,这其中有家小铺子实在是毫不出众,摊贩占了店前的空地儿,蜷缩在那个黑黢黢的小铺子里的老翁,便显得尤为瘦小了。讷讷的老翁安安静静地坐着,仿佛这周边的喧闹与他毫无干系似的。
我从没看见过顾客走进那家铺子。
铺子卖的是芝麻油,老翁的椅子前有个简陋的玻璃柜台,是那种像极了八十年代百货商场里的柜台。柜台里外放着几瓶已经封装好的芝麻油。小小的铺子里也塞着手磨芝麻油的器具。我偶尔随母亲去买菜时会经过那里,倒没见过他亲手磨芝麻油。不过,铺子里到处粘附的芝麻油渣,却在不断酝酿着四处弥散在空气中的清澈的香气。
许久没有再去那里。有次聊天时父亲不经意说道,那个磨芝麻油的老头儿已经不在了,是出车祸撞死的。菜市场也早就没了,车辆熙攘,路边整屏的房地产广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那是一个已经离我远去的世界了。我已记不起那个老翁的面容了。
刘心武笔下勾勒出的钟鼓楼,也同样是一个离我远去的世界。不过,往往沉溺于怀旧的我,实在很是感激这些三十年前的文字。四合院的最后一抹影子,在拥挤着的家家户户的鸡飞狗跳中,竟变得清晰而生动。一个改革开放初期的时间节点中,多样的矛盾的端倪竟然在这小小的院落里迸发得让人着迷。权力的蠢蠢欲动,底层身份的老北京人的焦躁,喷薄的新式婚恋观、知识观、艺术观猛烈摇晃着传统观念的桎梏,自私而包容的新社会正呼之欲出。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青瓦。这是书中的结句的一部分,我喜欢得很。斑驳的钟鼓楼是沉默的,目睹了皇仪,也见证了无数小人物的穿梭。然而,翻新的世界却在不经意间掩饰了一切的过去。书中的京剧名伶澹台智珠的唱腔依然足以回响,可挣扎着的天桥吆喝叫好声却已然湮没。我们称之为历史的东西,大概便是这些吧。
历史的文字总是让人感动,文学家浓郁的情怀在历史的诡谲之中显得尤为醇香,譬如《史记》,譬如这本《钟鼓楼》。灯会的一二旧事、四合院的制式规矩,那些已经难觅踪迹的过去,竟在文字中间栩栩如生起来。没有了晨钟暮鼓,钟鼓楼如今不过是个躯壳而已,可有了文字,仿佛我们还可以依稀听到三十年前黄昏时、钟楼下那闲侃的声音。
然而,我们终究还是抵不住时间的流淌。“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静默的钟鼓楼再也不能炫耀时间了,可它却清晰地把时间刻在自己身上了。
听说北京鼎鼎有名的隆福寺早市几日前彻底停业闭市了。
这样也好,温一壶酒,我们可以聊一聊过去,执拗地执笔写一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