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读后感2000字
《父母课堂》读后感2000字:
因为不认同部分家长粗暴管教孩子的方式,所以从小生命刚刚开始在我身体里孕育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不动手打孩子。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在濒临“崩溃”的时候,不允许自己动手打,但少不了用语言表达我的愤怒。有时候听到家长们谈论,被孩子气得动手的时候,我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一个“非暴力”的好妈妈。
年初读了《父母课堂》2017年1月刊“专家讲堂”栏目里的一篇文章《非暴力沟通:用观察代替绝对化的结论》,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暴力与动手是不能划等号的。并不是只要不动手打孩子,就是没用使用暴力,语言对孩子的伤害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常常忽略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谈话方式有时候是“很暴力”的,我们的语言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回想与孩子、家人相处的片段,确实常常会出现这样让双方都很痛苦的局面。比如,与孩子约定好玩游戏的时间,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不舍得结束。开始还是提醒,“魏嘉瑞,时间到了,把游戏关了吧!”。结果提醒催促两遍后,孩子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或者不配合我的要求时,就会语言升级“妈妈说几遍了,你还装听不见”“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自我管理能力这么差”“就知道玩游戏,将来能有什么出息”……不但自己越说越生气,孩子也气的跳脚,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间生闷气,但下次可能还会重复发生同样的事情。再比如,孩子爸爸有时候晚上在家看手机,而我希望他能帮忙给孩子检查作业,可能就会对孩子爸爸抱怨“每天回来不知道检查孩子的作业,光知道玩手机”“比起孩子,我看你更喜欢手机”“什么事都靠妈妈,不知道要你这个爸爸有什么用”……结果孩子爸爸不但没帮忙检查孩子作业,还引起夫妻争吵,而孩子也在一旁吓得不敢出声。最后不得不自己边生气,边检查作业。
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与孩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现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孩子很愿意向家长吐露心声。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可你每次朝我大吼大叫,说一些伤难听的话时,我都感觉你很陌生,不像是我的妈妈,我甚至想我要快快长大,快快离开你。”儿子的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原来我一直自以为是个“好妈妈”,可孩子并不这么认为。我以为自己非常爱孩子,可孩子有时候却没有体会到,甚至小小年纪就有了离开家的想法,我的语言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后来,我还在网上看到,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语言暴力甚至自杀,让我更加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我又反复阅读了《非暴力沟通:用观察代替绝对化的结论》这篇文章,认真学习“非暴力沟通”,并努力把这种方法用于我与孩子、家人相处的日常生活中。
文章提到非暴力沟通模式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要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的说出观察结果,要区分观察和评论。观察和评论貌似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行为,好像区分起来是非常容易的。但在跟随文章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竟然真的没法完全分清楚。读书笔记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与孩子、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我常常用评论代理观察,从而引发对方的负面情绪。比如前面两个场景中,对孩子说“装听不见”、“自我管理能力这么差”、“就知道玩游戏”、“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对爸爸说“每天不检查作业”、“光知道玩手机”、“更喜欢手机”、“什么事都靠妈妈”“不知道要你爸爸有什么用”都是评论,这些话引发了对方的不满,更不会配合我的要求。而使用观察的方法,应该这样表达,在第一场景中可以对孩子说“我们约定好玩游戏半小时,可你已经超时5分钟了”,“妈妈已经是第三次提醒你结束游戏了”,在第二个场景中可以对孩子爸爸说“如果你有时间,今天由你来给孩子检查作业吧”“我这周已经检查了三次作业,这次你来检查也可以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试想一下,如果使用这样的沟通方式,对方会心平气和的来跟我沟通究竟要不要现在停止游戏或者今晚是不是由他来检查作业,而不是变成了抱怨和争吵。
学习了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后,我开始在家里尝试使用。我不会常常带着情绪对孩子进行评论,而是就事论事只描述眼睛观察到的事实。我发现我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孩子更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我,好像也变得越来越“听话”了,我也不会经常对孩子发火。同时家里少了很多争吵,家庭的氛围也越来越轻松,爸爸也更愿意参与到育儿中来,全家人更加亲密和谐了。当然非暴力沟通也不是这么简单,除了第一个要素观察之外,它还有三个要素,我正在用心研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我也常常遇到困难,甚至完全忘记这种模式,但每次成功使用,都会让我觉得与儿子的沟通更顺畅了,感情更深厚了。
感谢“非暴力沟通”架起了我与孩子顺畅沟通的桥梁,更感谢《父母课堂》给我介绍了这么实用有效的育儿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坚持阅读,持续学习提升。作者:魏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