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课文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12
《雾凇》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文本中直接描写雾凇景色的句子并不多。全文只有三个自然段,开头直接点明雾凇之美;接着写到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最后作者对自己所见发出赞叹。从文本的段落构成看,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寥寥数语感悟到吉林雾凇之美,而难点就是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如何将我们带到松花江畔千姿百态的雾凇情境中,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首先抓住: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等词语来体会雾凇颜色之美;抓住千姿百态、琼枝玉树来体会雾凇姿态之美;抓住缀满来体会雾凇之多;抓住千树万树梨花开来体会雾凇景观之壮丽。为了缩短与文本的距离,帮助感受雾凇的美丽,在朗读介绍的时候,就应该配合相关的图片,感受雾凇之奇妙。
雾凇的形成是学习的重点,如何体会,还是应该抓住文字2022。第二自然段对雾凇形成的原因、过程的描写,层次清楚,条理有序,特别是用词方面,非常值得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这一节围绕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叙述。饱和什么意思?过于饱和又是什么意思?饱和泛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过于饱和,在这里指水汽已经超过最高限度了。
接着作者用了弥漫、笼罩、淹没三个词,具体说明什么过于饱和的原因。这三个词需要学生在阅读时理解它们的意思,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当时雾气充满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景象。作者在叙述这个过程的时候,运用了一系列表示顺序的词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最初、逐渐、最后,写出了雾气结冰时的缓慢过程。而且作者写水汽遇冷凝结的过程时,完全把它诗化了,使人读了如在眼前。
可惜的是,作者没有写出吉林雾凇有哪些千姿?有哪些百态?当然我们可以以此为点训练想象和写作。
点击显示
《雾凇》课文读后感 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266748/
上一篇: 《孔子和学生》读后感
下一篇: 小学作文: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