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展观后感
于泉
2017年8月9日至11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与公安交警警用装备展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该博览会是交通安全行业唯一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交通管理部门支持,交通安全行业协会主办,各地交通管理主管部门组织终端用户(交警支、大队)参观洽谈的博览会,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该届博览会展览面积2.4万平方米,展位1132个,参展厂商230余家,是博览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笔者亲身参加展会现场也体会到了本届展会的规模,本次展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4号和5号展厅,笔者基本参观了80%的展位,本着寻找亮点,立旧纳新的思路,将本次展会的产品按照交通警用设施和系统分为三类:
一、 传统的交通警用设施和装备
如交通护栏、交通标志、警用摩托车和汽车、警用服饰和警用爆闪灯等。作为基层交通执法人员的必要保障,该类基础设施装备是必须的,也是单兵执勤执法业务的标准配置。
不难发现,出现在此次展会上的该类设备设施,在设计上突出了美感兼具交通执法的功能,例如警用制服采用的颜色鲜亮,反光效果突出,制服整体效果在保留交通警察职业特点的同时又增加时代感,颇有流行服饰的美感。
交通护栏的设计采取了柔性化元素,材料更多地采用高强度塑料合金,其外观线条更加柔和,喷涂也采用了亮珠白的磨砂工艺。当然,除了静态交通标志设施,融合电子信息技术的动态交通标志设施也依旧出现在该届展会,可变限速标志、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行人过街动态显示屏、停车场车位提示信息屏等依旧占据着本届展会的一方舞台。
二、 交通管理指挥系统和设备
如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执法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仿真系统、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系统等。一如既往,交通控制系统依旧是在信号机和系统功能上增强完善。
信号机在内部设计上更注重模块化和即插即用的创新,在信号机本身的功能定位上也并不单一的只为信号控制,而逐渐向具有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多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过渡,例如可以接入第三方设备,预留多种扩展接口,监测外部环境以及多源数据传输等扩展功能。
在信号控制系统功能上偏向于向算法精细化和控制范围广域化发展。大部分控制系统更侧重于强调自身系统的多适应性,能够适应更多的交通场景和复杂多变的交通流变化情况,能够适用于更多的路口协同联动或大区域的协同控制。
交通执法系统由于今年公安部加大对行人闯红灯和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执法力度,此次展会出现了不少针对行人闯红灯和机动车与行人冲突时的视频抓拍设备和系统,其中不乏高清4K的前端摄像设备和视频采集抓拍技术。
三、 智慧交通系统雏形和设备
如物联网及车辆网系统、智能驾校教练机器人、云存储和大数据平台以及互联网+系列平台和App等。
这里提到智慧交通系统雏形,笔者本人认为目前展示的各类自家命名的智慧交通系统或产品都是处于智能交通产品向智慧交通产品的过渡阶段,可以称之为智慧交通系统1.0。
不少系统或产品厂家还在消化或思考自身产品的未来定位和发展规划,因此本次展会展现的智慧交通产品呈现模块零散化、定位模糊化、功能独立化和系统割裂化的特点。
例如本届展会出现了诸如“数据池”、“数据湖”、“数据云”、“数据中心”等说辞,但均没有有效地展示出其作为智慧交通系统数据大量、多源、异构、内容丰富、关联复杂、自我重生、潜力巨大的优势;展示的“智慧大脑”、“交通大脑”、“警务大脑”、“城市大脑”等尚处于概念孵化期,其明显带有智能交通的功能和模块的痕迹,简言之,是在已有的智能交通产品上披了一件所谓智慧交通的外衣。
四、思考
从本届展会的定位出发,是为了展示为公安交警执法和管理工作而服务的先进技术产品和理念的,展会重点展出公安交警执勤执法与安全防护装备、警械、特种警用车辆等,以及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近年来在挖潜科技系统效能、构建信息化应用体系、提升路面交通管理水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因此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越来越多,例如交通出行App、互联网+驾考驾培、智慧护栏、物联网及车联网等提升交警管理和执法服务的产品会逐步普及。
从长远来看,以服务交通出行的人性化产品以及具有人工智能的交通管理服务系统或产品或许会越来越受到青睐。
例如为“低头族”行人服务的智能信号灯,能够在手机终端指挥的智慧信号机、停车诱导屏,具备准人类思维的能够主动思考的交通诱控一体化平台,能够直接钉入地面的微型地磁检测器、主动预警车辆事故的视频检测器等等。
总之,大势将至,未来已来,围绕公安交警的科技创新和智慧驱动势不可挡,更多的厂家将会出现在科技强企、智慧驱动的道路上。
作者简介:于泉,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