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乌鸦读后感
《白雪乌鸦》讲述的竟是一个关于鼠疫的故事。
一百年前,一场鼠疫在东北大地上蔓延,共有六万人为此失去生命,仅有两万多人的哈尔滨傅家甸,疫毙者竟达五千余人。
迟子建用她沉静而饱满的叙述,带我们走进那座曾被灾难笼罩的城市。小说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在白色的环境下,染上了黑色死亡的墨汁,虽然风趣言语的穿插,还是无法压制心中的许多阴霾。这个北方出生的作家,骨子里有着北方白雪皑皑的情愫,在小说中总是能洋溢中一种纯净,单纯的活力。沉闷混沌的日子、迷惘诡异的氛围,将人们在这场因捕猎旱獭而导致的灾难中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渲染的可感、可触。
故事发生在作者迟子建的故土,那儿是中国的最北端,在广袤的东北平原的大地上,生活着朴实、勤劳的中国北方的劳动人民。但是清朝末年,政治腐败,闭关锁国的美梦被外来的坚船利炮给打碎,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三省的人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书中不断提及的俄国和日本觊觎中国领土的野心和分别由俄日修筑的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也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自从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中国便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随着领土的大片割让,乌苏里江的坚冰终于被打破了,俄国人在中国的领土上修建了中东铁路,于是遥远的西亚文化乃至陌生的西欧文化也随之进入了中国东北。再加上日本南满铁路的修建,除了加速了对我国东三省自然资源的掠夺,还毫不留情地改变了我国东北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在形成对中华文化挤压的同时,构成对我国原生态人文环境的威胁与破坏。
而随着强权入侵的,除了先进的科技、异域的文化,自然潜藏着多种灾难的可能(包括亡国灭种的可能)。迟子建的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从头一年的深秋霜降在节气中,无疑是唱悲角的。开始,到次年的初春榆树的枝条也刚刚变得柔软结束,半年的鼠疫,夺去了无数的生灵,傅家甸的人们妻离子散,人们在自然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脆弱和渺小。但是作者用她温柔而坚强的笔触,使我们感受到了对待生命的释然。
再大的苦难,人们还是挺过来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近几年发生的机场大灾难,06年的印尼海啸;08年的汶川大地震,10年的玉树地震;SARS、甲流我是怀着沉重的心情读完这本小说的,但是,除了沉郁的心境,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
书中人物极多,作者从平民百姓着手,有名有姓的几达上百位,多为贩夫走卒、引车买浆者流。正是这些栩栩如生、饱满丰富的平凡人物,将 100年前,东北大地上的劳动人民朴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迟子建没有重墨于甲午战争中的将门之后伍连德,她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向我们介绍驱除鼠疫的功臣的光辉事迹,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述的那样。我要拨开那累累的白骨,探寻深处哪怕磷火般的微光,将那缕死亡阴影笼罩下的生机,勾勒出来。书中有正面的王春申、傅百川、秦八碗、周耀祖、伍连德等。也有反面的纪永和、翟役生、周耀庭等,还有命运各不相同,却在那样的背景下及其无奈的几个女人翟芳桂、于晴秀、苏秀云、谢丽科娃等。他们操持着不同的生计,在傅家甸这个疫情最严重的灾区,他们需要面对的是恐惧、悲伤和死亡,他们凭借着小人物之间的默默相守演绎着他们在生与死之间的动人故事。
在人们和鼠疫作斗争的过程中,虽有像翟役生这样幸灾乐祸的、纪永和这样等着发国难财的人,令人不齿,但总有些灵魂高尚、内心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人令人敬佩。
不得不提到的是书中始终贯穿着的一个普通人,他就是每天以黑马为伴的王春申,从他的经历来看,踏实一个可悲的人,两个老婆吴芬、金兰还有心爱的儿子继宝都相继在这场恐怖的鼠疫中殒命,其中自己的宝贝儿子还只是因为出疹子,被误诊为鼠疫的,这叫一个冤枉啊!留下的不只是谁的还得管他叫爹的女儿,最后好友四邻也相继归阴,还免不了受吴二家的算计。要说悲惨,他算是极品了!人活着总归是有盼头的,他的精神支柱便是俄国女演员谢丽科娃留给他的美丽的幻想。家人相继去世后,他后来加入了抬埋队,在疫情没法控制的时候,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排除他生无可念的可能,可是和周耀庭、翟役生这样同样形单影只的人比起来,王春申这样的小人物便会瞬间显得高大起来。他的余生在为生者祈福,为死者歌唱。
和纪永和这样在国难当头之时,还想着囤积粮食,大发横财的商人比起来,傅百川就非常值得人尊重了,前者再为人性的扭曲做注解,而后者再为对生的敬畏、对社会的责任感作诠释。在和鼠疫作斗争的过程当中,他出谋献策不说,还为疫病提供药材,免费为全场百姓赶制口罩,为防疫事业忙前忙后,他不是一个站在钱眼里看世界的唯利是图的商人,而更像是一名对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企业家。
看着傅家甸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周济一家,祖孙三代经营者一家小点心店,在平凡不过了,在鼠疫期间,主动提出为隔离所的人做饭、送饭,当时看到这里我不禁湿了眼角,脑海中也浮想联翩,08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可是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将大雪灾、大地震、民族破坏等一一挺过来,这让我觉得,中国正是有着这样的国民,中国人的脊梁才不会弯!
感触最深的还是焚尸那一章,并不是因为那场面有多么壮观!而是在于,当你想象到有这么多尸体,他们曾经都是活生生的人,而转瞬会化为灰烬的时候,你会感到无助,感到人们在死亡面前时多么渺小,那不会是震撼的感觉,你会觉得那是心在颤抖。这是在无法让人不想起,大一那年,爷爷去世,遗体被草席裹起来,送入灵车的那一刹那,仿佛那阴阳相隔的锥心之痛再一次升起。
白雪、乌鸦,是这故事中不可或缺的情境,仿佛为这本已很忧伤的故事涂抹了一层苍凉。白雪的每一次纷飞,仿佛离者的哀伤;乌鸦的每一次振翅,就犹如逝者在告别。皑皑白雪是这场浩劫中不断的挽歌,他们越想劝慰人们,人们就越感到凄凉。
到了冬天,那些色彩艳丽的鸟儿,都扑扇着翅膀南飞了,乌鸦却仍在北方的雪野中挺立着。还有,它那粗哑的叫声,带着满腔的幽怨,有人间的色彩,不像画眉、黄鹂、燕子,虽然叫得好听,但太像天上的声音了,总觉得无限遥远在我看来,翟芳桂喜欢乌鸦是有她的道理的,他们就像热爱着这片土地的人名,愿意守在这片沃土上。
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仿佛穿梭在那个100年前被黑暗笼罩的城市,听到了丧失亲人的哀嚎,看到了尸骨粼粼的惨状,嗅到了尸体腐烂的味道。但是,当我最后看到疫情报告,死亡率为0时,我的心释怀了,我和伍连德的心情是一样的,我知道,中国人又一次挺过来了!
这让我相信,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总会有回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