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何处归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07
今天无意间看到《琴心归何处》,细细品味,我深受感动。
德国小孩呵瑞出生于一个音乐之家,三岁时就跟着外公学拉小提琴。但在那年,他的父亲因一场车祸丧身,小小的他对父亲的印象就停留在床头柜一张小小的照片里。六岁那年,妈妈带阿瑞游历欧洲,偶然发现了阿瑞有即兴作曲的能力,妈妈就在阿瑞八岁时在澳大利亚带阿瑞卖艺。期间遇到了性格开朗的打击乐手杰米,妈妈和杰米相爱了。在阿瑞九岁时,妈妈和杰米结婚了,从此一家人移居澳洲,开始新生活。
九月,阿瑞的外公,一个阿瑞最爱的人也是阿瑞的小提琴导师过世了。阿瑞悲恸不已,不停地拉着外公寄给他的练习曲。
在阿瑞亲戚的引导下,阿瑞终于在妈妈生日之际登台表演。阿瑞的音乐道路也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面。
这部小说并不是按阿瑞的成长过程的先后顺序叙述的。正如开篇第一章讲述了阿瑞发现天不怕地不怕的托马斯居然恐高。在这个基本时间中,频繁的穿插了阿瑞的往事,用了很多德语,使小说增添了异国风情。
我想,做任何事都要像阿瑞练小提琴一样,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练到可以即兴创作为止。但这还不够,要身临其境,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曲中。在学琴过程中,阿瑞对不同音乐教法的过程值得我们体会,回想当初,妈妈带我换了一个很好的老师,每次回课都必须把谱子背出来。在以前,这是没有的,以前大多都是看谱弹奏。这种方法我适应了好久。
是啊,琴心何处归?让我们琴童们在音乐中体会人间真情吧!
点击显示
琴心何处归读后感 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27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