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简奥斯汀影评
成为简奥斯汀影评(一)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写出这样辛辣讽刺的句子的这个女人——简 奥斯汀,活了42岁,出版过6本小说,终身未婚。
昨天在电影院里看了《Being Jane》,这部片子被翻译做《傲慢与偏见之简 奥斯汀》,的确直白,时间、人物、干什么都有了,却失去了应有的韵味。真怀念以前的老译制片,从配音到翻译无一不是经典,还记得初中老师用无比敬仰的口吻说过小说《Gone with the )Mr Lefroy狡猾深情的眼神,会破碎掉每一个少女的心。喜欢这个时候的Jane,湖绿色的连衣裙,隐隐约约有淡淡的光华流转,像少女青涩的心事,却在不经意间让人心思缠绵。头发高高的盘起,又白又长的脖子露出来,像一只美丽的天鹅,那是一个女人最美的时候。
他们表白,他们相爱。看着那两个深陷爱情的男女,奔跑在清晨的森林,赶着去伦敦的马车,是快乐的,却也是忐忑的。这未必是一个幸福的开始,它来得太突然,就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泡,早晚会被现实刺破。
Jane或许做了她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她是那么一个为别人着想的女性,她良好的教养,绝不允许她做一个任性的孩子。人生当中,有很多东西,是比爱情重要许多的,比如责任,比如家庭。她不得不放弃,如果她的爱情足以毁灭他的人生和他的家庭,那么她宁愿不要。
所以她坐上了回程的马车,车窗外是Tom凝望的眼神,然而就这样,镜头推开,像两人渐渐分离的身影,没有回头,也不能回头,就这样散开,即是一生。
几十年后,Jane已经是知名作家,在一个聚会结束之后,她猛然在散场的人群中发现Tom的身影,他已经是一位有名的大法官,他带着一个Jane的忠实读者——他十几岁的大女儿,有着和Jane一样的名字和相似的青春年华。让我念念不忘的是,Mr Lefroy凝视Jane的眼神,还有他唤着Jane这个名字时,还是和年轻时一样的温柔,含蓄,和掩饰不了的深情。
他们曾经理智地放弃了爱情,却又在晚年时幸运的相逢,Tom事业和家庭都美满,只是Jane,那个曾经含着泪,狠心离开的女人,却为了这一段短暂而美丽的爱情,孤独了一生。
我从来都不知道Jane长什么样子,她肯定没有Anne Hathaway那么漂亮,只是我心目中的她,有着明亮的双眼,用流利的英国腔清楚犀利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足够了。
成为简奥斯汀影评(三)
从一开始就知道了结局,但还是没能抗住。可能是太喜欢简·奥斯汀的作品吧,也可能是为这对现实中的“傲慢与偏见”扼腕,想不通命运为什么不肯让两个心心相惜,天作之合的人在一起。在选择金钱还是爱情这个残酷的伪问题面前,女主角坚定地守住了爱情,过着“表面平静如水,实则波涛汹涌”的生活。在孤独中为那曾经的悸动也是一世的悸动留一盏灯。
喜欢片中的很多片段,大爱安妮海瑟薇优雅婉转的声音。难能可贵的是,对于观影极其大条的我来说还颇对那些小细节小手法津津乐道。最喜欢的是片中的第三次跳舞。简来到舞会却不见汤姆的身影,在徘徊旋转中迎来了一段忧伤迷茫的旋律,她的身姿和着音乐正是她此时内心的写照。一个转身,迎上她的竟是那个在梦中已被她脑海描摹无数次的他!掩抑不住的莞尔一笑,音乐仿佛也变得悠扬美妙起来。在水池边,两人激动地语无伦次地表达着对彼此的爱意,让我不禁想起同样一个夜晚,也曾有人牵着我的手在瑟瑟寒风中许我幸福。在突如其来的爱意表露前,人们都是慌张的,都是憧憬的,都是幸福的,可有时候它注定不会长久。。接下来伴着伦敦行的欢快曲调,正如少女明快灿烂的心情。上楼时他们手指间的微微触碰,胜过千言万语的一句晚安,叔叔对伯爵夫人的赞不绝口,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觉得这次的行程圆满的,他们会在一起,也一定要在一起。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残忍地生生拽开了二人。
看第一遍时我会捶胸顿足为她叹息,为什么她一辈子完满的爱情只能在书里完成。当我再看第二遍时竟没那么惋惜了。我想简是幸福的,结婚并不能衡量一个人幸福与否,在一起也不一定是最完美的归宿。她还有家庭,她还有笔。自己觉得幸福那就是幸福。同时钱权也确实会折损爱情,就算他们结合,微薄的收入也难抵猛如虎的世事。正如时下流行的那句话:“细节打败爱情。”再乐观的爱情理想主义者也得考虑柴米油盐。婚姻从不只是两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