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长大读后感
人需要很多冲突的观念、变化的情绪、复杂的行为,需要索取也需要奉献,需要犯错也许要成功。因为人是活的,生命是流动与变化的。
题记
教育的方式决定孩子未来。心理学专家李子勋在《陪孩子长大》一书中用贴近生活的个案展从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进行剖析,展现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父母在其内心世界中扮演的角色,进而用心理学的视角去解读亲子关系。告诫我们如何理解孩子,如何帮助孩子,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灵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
关系大于教育。家庭 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这似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和文化沉淀。但很多时候家也会伤人。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能力等主要根植于家庭教育、效仿于父母自身。而我们中国家长又喜欢树立长者风范,喜欢把爱作为砝码来使孩子臣服就范,否则就视为叛逆。其实,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和家长都是平等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朋友关系,应该尊重孩子、赏识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聪明的家长会用赏识的眼观看待孩子的成长,多采用确认放大原理引导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其中也不乏一些家长在潜意识里采取了反向教育,一味地纠错和斥责,甚至给孩子贴标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略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只重视教育本身,忽略了亲子关系。正如书中所言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当你和孩子建立起这样的关系时,你会发现,你希望孩子怎么变,他就会怎么变,因为再好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做保障。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孩子是必须要犯错误的,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成长的。信息时代让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加快了步伐,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驱使下对孩子的成长愈发的苛求,如果孩子犯了错或稍稍落后于人家长就显得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进而转变为失望和冷漠,轻者训斥、唠叨,重者大骂、惩罚,整个家庭布满阴霾。性格刚烈的孩子会表现出反抗,性格温柔的孩子则会感到内疚,背着沉重的包袱学习、成长,以减轻自己的罪责。其实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有差异的,遗传基因和后天努力各占一定的比例,我们家长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错误和停滞,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分析失利的原因,有助于今后消除短板,重树自信。错误,放对了就是资源;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错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错误当成一种教育资源,就会感到孩子犯错误并不是罪恶,那只不过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敢于犯错的孩子是很有希望的孩子,只能适应成功不能适应挫折的孩子,反倒是没有出息的。
教育的方法正确与否不重要,有效才重要。目前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关于教育的理论、方法令人眼花缭乱。择校、名师自成了家长追逐的目标。可在家庭教育中,是坚持严师出高徒还是循循善诱;是重赏识还是重督促;是习惯决定成败还是情商决定人生;是抓紧早期教育不放松还是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名目繁多的家教理念让家长纠结着、困惑着,既想抱着西瓜,又怕丢了芝麻。其实,教育方法、理论本身都没对错,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言说什么不重要,对方能接受更重要,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倾听、尊重、赏识、沟通是化解矛盾冲突、消除代沟的桥梁和纽带。任何教育理念和家教经验的学习都不是为了寻找对付孩子的手段,而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家长的育人素养。孩子存在差异,教育方法也不能生搬硬套,方法大于教育,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根本和保障。
亲情是把双刃剑,该放手就放手。亲情就像母亲的裙带,在我们小时候,给我们亲密依恋、安全与归属感,可有些时候,亲情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妈妈的裙带太短,亲子之间易于形成纠结,孩子与父母的脚步常常绊在一起,甚至摔倒,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亲情的包袱。父母给予孩子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越多,孩子成年后越可能出现反叛,尽管是一种充满内心挣扎的反叛。孩子在成长中有一种叛离父母的倾向,要独立,要通过否定父母的形象来摆脱内心对父母的依恋,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该放手就放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期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父母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孩子体会亲情和家的温暖;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此时的陪伴和包办则会束缚孩子搏击的翅膀。儿子升入高中后,课业的繁重、学习时间的延长,我也常常担心孩子压力过大、睡眠不足身体吃不消,每晚都会督促孩子早早休息,可我的好心并未让儿子感动,反而嫌我唠叨、冲我发脾气。后来我索性由他自己做主,每天只是负责叫他起床、做早饭,如此一来我们的亲子关系反而和谐了。读完此书才明白担忧也需要委婉,过分的关心和唠叨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造成反感,作业写不完、预习未完成,及时让他躺在床上,孩子也难以入睡,倒不如让他自己控制时间,完成当天的学习计划后快速入眠
我们要告诉孩子一些实用的东西,不要只告诉孩子正确的东西,很多正确的东西只能在书本上活着,在生活中往往就死了,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实用的教育才是现实教育,这种教育不容易妨碍孩子建立适合自己也适合社会的价值体系,伦理与哲学,审美态度与世界观。作者告诫我们最好的教育是浸润,既要接地气,更要指导孩子迎接挑战、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