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第二章的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06
《童年》是高尔基三部曲中的一部。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我最喜欢其中的第二章。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两个舅舅为了分家而打起架来。米哈伊尔舅舅极无聊,指使小侄子把顶针拿去拷红,然后放到老工人格里戈里的手边,本想烫老工人,没想到却烫伤了外祖父。雅科夫舅舅的儿子萨沙虽然年纪小,但也学会了干坏事:他怂恿我把一块白桌布拿到染缸染成蓝色,结果我遭到了外祖父的痛打。痛打之后我失去了知觉还大病了一场,在此期间外祖父带来礼物来病床前看我,他给我讲他年轻时的故事。之后伊凡也来看我,教我如何减轻被打时的疼痛。
在这一章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段比如说:
他平静地说,然而,不论是他说话,不论是萨沙在轧轧作响的凳子上动弹,不论是外祖母的脚磨擦地板,任何声音都破坏不了那在厨房的昏暗中、低低的熏臭的天花板下令人难忘的寂静。
外祖父向她猛扑过去,推倒她,把我抢过去,抱到凳子上。我在他手里挣扎,拉他的红胡子,咬他的手指。他狂吼着,夹紧了我,最后,向长凳上一扔,摔破了我的脸。我记得他粗野地叫喊:
绑起来!打死他!
这两段话都是写关于外祖父打人的情景,既写出了外祖父性情暴躁的特点,也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残酷。
在这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中,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而阿廖沙在这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却保持着坚强、勇敢、正直 和自信的高尚品质。因为他相信黑暗将会过去,未来属于光明,所以他战胜了黑暗。
我们要学习阿廖沙,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放弃。
点击显示
童年第二章的读后感 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28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