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张晓风散文读书笔记

张晓风散文读书笔记

其他读后感   2025-01-23

  张晓风,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张晓风散文精选读书笔记【1】

  台湾出产的女作家中,龙应台和张晓风是有趣的对比。

  第一印象,龙应台是刚,是冷峻,可犀利如她,竟也写出过《孩子你慢慢来》这样柔情似水的文字;张晓风则相反,初读是柔,是华丽,是美不胜收,却句读处处透着一股子豪劲。

  张晓风的散文集《从你美丽的流域》收了许多写儿女情长的篇什。

  从写作题材而言,张晓风跟其他女作家没有任何不同,爱情、亲情、友情几乎就是她的全部。

  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

  《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

  张晓风写自己的爱情观,一蔬一饭一鼎一镬都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说: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保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这是作为平凡女子张晓风的爱情,可是她不凡的时候,爱情便是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的豪迈与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的庄严。

  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

  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张晓风始终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气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

  她甚至是有点刻意为之了。

  十几年前龙应台出版《孩子你慢慢来》时请张晓风写序,我还记得她说的话。

  她说自己年轻时听到太多对女作家的嘲讽,人们觉得她们只会写些柴米油盐、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决心,一旦自己大笔在握,坚决不写那些遭人辱骂的文字。

  她真的做到了。

  事实上从张晓风的文章里始终读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唠叨琐碎自恋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别说撒娇作态,即使偶尔忍不住写写柴米油盐丈夫孩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

  她写风衣,那风,翻阅过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

  她写酿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

  张晓风的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

  我读张晓风的感受,是仿佛放舟于岁月长河,溯回从之、溯游从之,追随着一路看来,千回百转,也被那百年烟波水气湿了一身。

  张晓风喜欢读古书,将它们视为夺地而出的思想泉脉,她这样写自己读《尔雅》:世界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

  我读她,亦如此。

  张晓风散文精选读书笔记【2】

  你知道如何听风吗?

  那样细小而微妙的触觉,那样通透淋漓的视觉,那样百味杂陈的嗅觉。

  你几乎以为它从不存在。

  但就当你双目空洞不知道未来如何时,就当你忙忙碌碌时间飞逝时,就当你为过去黯然神伤时。

  风,就这样出其不意的飘来,仔细聆听,它吹落了沉积的尘埃,它吹来了盎然的暖意。

  听风,感激平时被忽略的微小。

  她会为家门口偶然出现童年的吃食而欢欣鼓舞,她会将所有的往来信件整整齐齐地收好细细品味,她会将所有微不足道却充满回忆的物件收集起来。

  她留意别人不在乎的东西:高大龙柏下的扁柏,它也许是那么谦逊,又或许根本不是谦逊,只是不知道龙柏的存在罢了。

  而伟大与谦逊又有什么区别呢?敢于在戏曲巨匠前说出自己对戏曲的理解的车夫,她感受到了他的自信与伟大。

  快节奏的生活麻木的安排,无形地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只知道按部就班,如精密的钟表般规划着自己的时间,却忘记了身边的转瞬即逝感动。

  听风,感受最纯净的心声。

  风本纯净,只是它太过于透明,以至于透过它看到的有绚烂,亦有肮脏。

  不过是十级台风,在她眼中却如世界末日般天崩地裂。

  劫后,她看到了不幸去世的人们曾经和她像亲兄弟一般,她听到了女童的琴音悲怆中却暗含希冀,她发现她是如此幸运,上帝原本可以不赐予她如此美妙的生活,太阳每日的闪耀并不需要人们为之付出一分一厘,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原本都可以以更不如意的姿态呈现在你面前。

  如此通透,将世俗的不堪与丑陋反衬得淋漓精致。

  她的文字让我豁然开朗,原来笔尖上的文字,竟可以如此真实地我以我手写我心回想起以前的文章,非拼搏乐观人生无以成文章,而心灵中最原始最细枝末节的触动却容易被我忽略。

  更有甚者,如今网络、报刊各式媒体,为赚取点击率吸引他人眼球,不惜夸大甚至编造污言秽语,哗众取宠。

  而我们的读者,又有多久没能静心安坐,轻捧一本如风的散文集,洗涤自己呢?

  听风,品尝人生百味欣赏绚丽多姿。

  听风不需要正襟危坐,字字如箭会让人感到芒刺在背。

  当然也不能懒散而卧读,刻意而为的慵懒让人昏昏欲睡。

  如禅坐一般尊崇严肃,心境却像风一般四处飘散。

  春风暖而润,绿色的田野上织满生机;夏风炽而烈,骄阳下万物昂头生长;秋风燥而实,沉甸的积累满缀枝头;冬风凛而锐,玉雪预示着来年的丰瑞。

  她是张晓风,吹过了春夏秋冬,轻扣着你我的心弦。

  张晓风散文精选读书笔记【3】

  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1949年抵台北,毕业于东吴大学中文系。

  现在台湾著名女作家,也是是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

  代表作:《红地毯的那一端》,《从你那美丽的流域》,《玉想》,《秋千上的女子》等。

  有人评价她的散文说: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一直,就喜欢那些可以把古典信手拈来的作家。

  在他们的笔下,古典不在是在泛黄的纸堆里淹没,而是活灵活现地走了出来。

  如果是女作家,我认为她一定是着一席古衫,身上泛着宋词的馨香,款款而来。

  张晓风应该就是那样的一位。

  也许因为她的知识,也许是她有着一份敏感的心灵,把古典的花朵一一摘来,成文中花小小的一瓣馨香。

  在《秋千上的女子》里,她引用了古诗里好多带秋千的诗句:秋千外,绿水桥平,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敢上秋千

  还有,她的文字,还会用古代耳熟能详的事迹阐发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因为走了那一步,文章就可以更容易打动读者。

  《不朽的失眠》中,她写的是张继落榜的事。

  作者根据自己独有的体会,把当时张继在小舟上未知前路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当时的月亮,渔火,钟声一一从古书中复活,《枫桥夜泊》的诗句也铿锵响起。

  如果那时一个高考落榜生看到了这样的文字,他的斗志也许就会昂扬,会更好地去面对人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在《卓文君和她的一枚铜钱》,她把那首《白头吟》,吟出了另一番味道。

  两个的爱情,在人生即将迟暮的时候,又会是怎样?像这样的文章,就触动的时间的弦,把一场爱情写得更加富有生活意味。

  每个人的爱恨情愁,在生命的最后,剩下也许只是记忆而已,其它的一切早已淡去。

  她的语言,是成熟的。

  她拥有的不仅是自己的风格,还有就是大胆奇特而又贴近的想象。

  她在《常常,我会想起那座山》,中,把纷至沓来的群山比作花瓣,水上的自己比作花蕊;在《也是水媚》,因为报纸分好的类,看起来像一垛垛的砌砖,她仿佛就成了俯首着古墙而望的人,看到了高棉,看到了越南,看到了孟加拉,也看到了自己的故乡。

  如果一个作家连比喻也独具特色,那样的作家就真的成家了。

  我们在学一些作家文字的时候,不仅仅要看她们怎么写,还要看是他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事情,又通过怎样的思绪转化,写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字。

  余光中说:张晓风不愧是第三代散文家里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这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有一点刚劲。张晓风,也只是尘世间一女子。

  只是,她通过自己独到的笔墨,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字天地。

  闭上眼睛静听,那里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点击显示
标签: 发现 美丽 海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286954/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