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选读推荐 从宇宙看世界

从宇宙看世界

选读推荐   2025-01-11

  从宇宙看世界_三体读后感1500字:

  要说《三体》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渺小。

  当无数科幻电影在极力描绘未来世界的美好图景时,《三体》则残忍地把幻想置入现实之中,用硬科幻的风格,描绘了宇宙的无情和黑暗。在宇宙的黑色大幕下,人类、文明甚至生命本身,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三体》三部曲,人类是渺小的:

  在著名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这样的情节:外星人在远古的地球上树立了一块黑色方碑。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无数次去测量这块方碑,但无论用多么“先进”的测量手段,这块方碑的三边比例,永远都是精确的9:4:1。外星文明用这样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力量,同时嘲笑着人类智慧的微不足道。

  《三体》完美致敬了这个“细思恐极”的桥段。在战争前夕,“三体”文明向地球送来一个探测器“水滴”。人类马上发现即使用人类最精密的显微镜观察,“水滴”的表面依然是完美的镜面,无法找到一丝瑕疵。“水滴”的存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科学所能理解的范畴。不久之后,这个探测器就只身进入战场,仅仅利用冲撞的方式,就将人类准备了数百年的舰队撕成了碎片。

  黑色方碑也好,“水滴”也好,虽然都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但它们代表的巨大的未知却是实实在在的。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人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然而同时出现的还有更多超出我们理解的东西,比如黑洞,比如暗物质。在宇宙这个命题面前,人类知道的或许比蚂蚁知道的并没有多多少。

  “水滴”与人类的机械臂,文明是渺小的:

  小说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人类文明的存亡危在旦夕的时候,人类开始为自己的文明建立坟墓,试图在宇宙中留下我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极具讽刺意义的是,人们突然发现,为了能让信息保存一亿年,穷尽人类所有的知识、技术和创造,最终只有一个可行的办法_“把字刻在石头上!”。读后感

  无独有偶,先进的“三体”文明从诞生开始就被所在的“三星”系统所困扰。三个恒星就像三个死神,它们无法预测的行为随时可能将三体星球化为灰烬。在恒星的力量面前,“三体”文明没有能力改变自己星球的宿命,只能选择逃亡。

  无论文明多么发达,在时间和自然力量面前,都显得无力和微不足道。

  《2001太空漫游》生命本身就是渺小的:

  在谈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说到底,生命不过是物质的依附,是宇宙中意外的产物。就像水和鱼,无论干净还是肮脏,水永远是水,死去的只是鱼而已。

  在《三体》的幻想世界里,智慧生命就是水里的鱼,即使他们能宛若天神一般,将宇宙折叠、分裂、肆意改造,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离开宇宙本身而生存。当故事的最后,面对千疮百孔的宇宙,所有生命都面临同样的命运,就是走向灭亡。

  作为一部硬科幻小说,《三体》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让人去思考一些平时从来不会思考的问题。它虽然不是哲学巨作,却从宇宙的尺度,一次次冲击着读者对世界和人类本身的认知。

  如果某一刻我们沉迷于“人定胜天”的幻想,那《三体》这样的小说,则让人重新想起对这个世界的敬畏。作者:张树勋

点击显示
标签: 雪域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299025/
上一篇: 小题大做
选读推荐推荐
热门选读推荐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