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三字经》读后感:一本道德丛书

《三字经》读后感:一本道德丛书

其他读后感   2025-02-01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经》只用三个字,就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真不愧是一本道德丛书。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几句讲得非常好,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

  《三字经》主要是写人的善、恶、学、孝、礼、仪,体现了中华名族几千年以来的传统美德。从最经典的几句开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格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其实我觉得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的,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邻居的两个儿子,小时聪明伶俐,五官端正,父母还常常夸赞兄弟俩手脚麻利。渐渐地,上学时由于不服老师的管教,还与老师动了手,回到家后说与父母听,父母既不批评,也不说劝,任其发展,结果大的儿子读到初三时就辍学了,小的儿子勉强读完了初三。现在大的儿子染上了毒品,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宁;小的儿子由于赌博欠债太多,已经入监狱了。村里人常常把他们家作为反面教材,对子孙进行现实教育。

  读了《三字经》我学到了很多,在我们的生活中,显现出我们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的不足,。有一次我乘坐公交车,看到一个耄耋老人上了车,我的位置距离车门比较近,我急忙站起来为老人让座,老人家,您到这儿来做你要让她坐,你就要拉(牵)好她这是那位售票员发出的近似生气的声音我知道的。她怎么就不会想到让座或请别人为老人让座也应该是自己的职责呢?别人为老人让了座,她反而要责怪别人这样做好像会给她带来麻烦似的。其实,现在看来,当时的售票员服务态度都像她那样,那这售票员的岗位真的是多余的。今天的公交车没有售票员,人们常常为老人、孕妇、怀抱孩子者(哪怕抱孩子的是男子)让座者也比比皆是。安顺的公交车营运已经有5年了,我每座一次从来都没有做通过,中途都在让座。我才40多岁,2012年到山东省学习时,乘坐公交车时,就有人为我让过座,当时我只是手上提了几包东西而已,年轻人们的这一举动让我受宠若惊,当时心想,山东真不愧为孔孟之乡,是礼仪之乡。无独有偶,在安顺打的士时,碰上了一个山东师傅,与他聊天时,说到山东人的礼仪时,他说了一句我们那边的人要文明一些,你们这边的人好斗。我当时只是无语、沉默。一个只在我们当地生活了几年的外地师傅就这样说我们的家乡、我们家乡的人,真让人难过。师傅说的是真实的,我倒山东学习整整两个月,学校里有学生将近两千人,从没见学生跟学生打架或因为一些小事而被老师单独教育或请家长到学校什么的。而我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有各种学生之间因为各种原因而闹纠纷,甚至大打出手,召开家长会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家长协助学校管理教育孩子,学校的会议也总是将学生的纪律管理冲三遍四、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但收效甚微,作为一个教育者,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要改变莽夫的形象,只有将孩子从小教育做起。这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说明了我们不懂礼让,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为老孕幼残让座,可谁有动于衷呢?甚至让了座的人还遭到别人的责怪。我们应从尊敬兄长和长辈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不应该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三字经》三字一句,两字一韵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深深地吸引着许多人,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内外都会受益非浅。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每看一篇,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三字经》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有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这些内容包含了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三字经》中还有激励人们学习的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告诫希望我们趁年轻的时候刻苦学习,长大成才,为国效力。我们古代的人都知道教育孩子受环境、方法、时间、恒心的制约。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学生,还应该在经典诗文典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去教育学生,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作为教师,熟读经典名著,大有裨益,也圆了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愿望。而且增强了文学功底,厚积博发。继承了一些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今天在我们改革开放的这个年代,更应该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少走弯路,开拓创新。为人师,为人父母,多读一些经典书籍,在教育后人中,就会多引经据典,增加说服力,同时运用圣贤的智慧,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三字经》历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间传说融入到一个个字中的。别看这小小的一个字,它里面可有一个个故事呢!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那样,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在以前,有一个女神。一天,她的儿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对她说,只要她的儿子不吃地狱里的东西,他就还给她,可是,他的儿子只是吃了一个果子。从此,冥王只能让他一年回去俩次,回去的时候,万物复苏,而没回去的时候,将寒冷无比。所以,导致出了春,夏,秋,冬,这四季。瞧,这个故事是多么有趣啊!经过读《三字经》让我知道了:夏有禹,商有汤。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太祖兴,国大明。清顺治,据神京。复汉土,民国兴。这些人都是因为知道了这些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才去为国家作出无私奉献。我们国家每个人都应该这样:一人立志,万夫莫敌,因为每个人都把成功的秘诀当作自己的坚定目标。成功是希望与奋斗的结合,那么我们都会和平相处。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它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勤奋好学的人一定会事业有成;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是没有作为的。年轻人应该经常用这两句话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是我们做人的指南。我们要向这些优秀的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社会有用之人。

点击显示
标签: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11099/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