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或许是现在、亦或是未来的某一个时空里)有一个女孩,人们叫她苏菲(但上帝并没有给她一个正常的人生,亦或许在苏菲的世界里的上帝根本是有意利用她)这时,有一个名叫席德的女孩出现了,可奇怪的是席德和苏菲似乎因为同一天的生日就此被绑在了一起(亦或许并非如此),然后怪事接连不断,一位叫艾伯特的男子成了苏菲的老师,一位自称艾伯特上校的神秘人总是将给自己女儿席德)的贺卡明信片交给苏菲让她转交......
可能在看到这段文字的你已经开始糊涂了,比较这一段反复出现的类似于是......,亦或许是......的句子,吧我也弄得晕头转向,而乔斯坦的《苏菲的世界》就像上述所说一样,总能把读者弄得怀疑人生,在这里我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文笔。
可到底是什么,让书中的事变得如此扑朔迷离呢?在我看来那是因为这是一本书中书!
所谓书中书从字面上来看,应该很好理解,但这样一本书中书读起来却是非常的耐人寻味!
如果把书反着读,一切都解释的清楚了。席德的爸爸艾伯特上校写了一本哲学书送给他的女儿作为十五岁生日礼物,苏菲、艾伯特等人都是这本书中的人物。
可是,书中的人物读书由书外的作者决定的,这样会不会太不公平了?苏菲想做的一切艾伯特上校已经帮她想好了,容不得反抗,这是我们想到的,也是席德想到的,因为席德只是我们眼里的一个人物,所以严格意义上她也没有想只能说是乔斯坦的做法。
但这书中的人物毕竟不是真实的人,我们所谓强加给Ta们了一切,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Ta们的上帝。
那既然如此,我们人中会不会也藏着一个人呢?如果你快乐,Ta是不是也跟着快乐,如果你生气,那Ta......?
有人总是会说越想越生气,如果照人中人这个观点来看,是不是能理解为人生气时带动着内心的小人一起生气,从而导致越来越生气,如果从这样看来,如果我们想要控制细节的情绪,就得先控制内心的那个小人。
如果这个还很好理解,那么如果我们真的和苏菲一样活在一个世界中的世界里,被外面的人操控,虽然这很让人难以置信,因为谁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假的世界。换作我也不会相信,当你眼前所有都是事物都是虚幻的(包括人),那些发生的事都是假的,你该怎么办?(假设建立在我们存在在另一个世界中)。
到那时眼前的一切都是不可信的,因为Ta们只是虚无,所有都将不可信,一切你直观判断的大多不可信,你需要主观面对所有的事物。
其实,即使没有这个假设,这样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判断坏人的方法就非常的直观,如果是阿姨就一定不是坏人,叔叔就不一定了,但事实证明,虽然我没有遇上所谓的坏人,但女的坏人也是真实存在的。
从表面上看,是无法直接判断区分善与恶,而我们也会被层层迷雾遮挡了真相。
我在各大网站搜索过《苏菲的世界》的各种介绍,但每一种都大同小异,在我看来它并不只是一本哲学书,它激醒了人们对人类最基本的判断能力的思考,直击现今社会上最大的问题。
可是非对错,真真假假,又有那个人能真正道的清说的明呢?又有那个人能确保自己每次的判断都是正确的呢?亦或是每次所谓正确的事在若干年后还能是正确的呢?这或许就是其中的道理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