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变革》读后感2300字
《上课的变革》读后感
在小班化教学如火如荼的今天,我拜读了刘家访教授的《上课的变革》这本书。我对其中的两个部分尤其关注,那就是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师生关系的变革。
对于课堂变革,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深刻地领悟了在互动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的深刻含义。如何在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书中,我领悟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需要出发:
创造开放性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是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占有在内心产生求知需要,才会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来。为此,教师需要从满足学生求知需要出发,创造真实的生活化学习情景。从满足学生成功需要出发,创设明确的任务化学习情景。从满足学生审美需要出发,创设生动的艺术化学习情景。从满足学生的娱乐需要出发,创设了活泼的游戏化学习情景。
2、关注学生差异,创设互动学习机遇,促进多向交流。
巧妙设置善意陷阱,引发学生间的冲突。引入开放问题,让不同层次学生展开个性化思维。合理组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扩大课堂互动的时空。
3、学会捕捉点化
引导体验探究,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学会倾听,引导教师在课堂中寻找教育资源。学会捕捉、判断、引导教师在课堂中实现学科育人价值。让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这是我在实践中的几点感悟,我们品尝着探索的艰辛,收获着创造的快乐,初步形成了师生共同创生课堂教学的局面,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充分开发了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
而仅仅有高效率的课堂理念是不够的,现实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造融洽、和谐的学生氛围,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一、要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作为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如果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
二、给学生以尊重。
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随着教育改革的为断深化,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尊重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观念的为断更新,认识的不断深化。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不尊重、爱护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旬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教师起外号等等。应该明确的是尊重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悉心呵护。
三、对学生要有研究。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常言道: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施与不同的教育策略。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正如有的教师所言:研究学生往往比研究教材更重要。事实上,当我们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无意间谈到他的父母或他家中的事,谈到他对某一事物的爱好、谈到他的某一特长时,往往会看到他们那惊讶而又感激的神情,他们会惊奇你对他的了角和关注,从而必然会发自内凡的感激,而这种感激之情,对学生而言,就是加倍努力,不让老师夫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