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有感
新课程的改革是振奋人心的,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对新课程理解和参与的程度直接决定了课程实施的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因而教师迫切需要有一本手边的工具书,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参考、借鉴。
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新课标的书,诸如课标解读之类,虽然对课标内容作了很详尽的分析,但总觉得是就事论事,冠冕堂皇的内容多,而指导性、实用性不足。
正应了前人的一句话: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书店中发现《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一书。
这本书只有短短的几章内容,却涉及课表内容分析,新教材特点,从教学策略介绍到学习策略;从情感培养倒价值观培养;从课程资源开发到课程评价;从教学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囊括了中学化学教师所应了解、掌握得所有内容。尤其是在正文中设置了标准链接、信息资料、直击课堂、思考与讨论等一系列栏目,而不仅仅是分析解释课标的含义与内容,阅读时感觉轻松易懂,易学易用。
高中生随着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各自成长环境的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断增加,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发展潜能。学校教育就是要承认这种潜能,发现这种潜能,发展这种潜能。与初中的普及教育不同,高中教育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和发扬这些学生的潜能。高中阶段,他们将根据自己的偏好与特长确定自己一生的职业。而我们过去的教育在这方面做得是在不足。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张扬。
作者在书中写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同于认知的发生发展,它有自身的特点和机制。要有效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情景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先决条件;活动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基本途径;体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而后作者列举了质量守恒定律一课进行分析。
我的理解:课程就是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情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活动,学生在学校体验。这就是新课标的理念。
这让我想起曾经报纸登载的一篇报道,一位家庭主妇在家打扫卫生,将两种清洗剂混在一起使用,使用中感到身体不适,就去睡觉,结果在睡梦中中毒而死。这就是旧教育方式的悲剧,教师仅仅按照教材的要求介绍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学生们也仅仅掌握了这一种方法,但是实际生活中可以产生有毒氯气的方法很多,而这简单的方法却是被教材忽略的。
这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忧,现在在课堂上过分要求环保,如果在三年高中学完,却没有闻到各种化学物质的气味,一旦环境中出现有害物质,他们无法判断有害物质的种类,又如何做出防护?
我们学习、讲授自然科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上面提高的事例不正是其科学素养低造成的吗?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的作者在书中还特别提到了科学素养问题,他提出: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对日常所见所经历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发现、回答因好奇而引发的一些问题。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已经有能力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识别国家和地方决定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而且能够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
有科学见解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读懂通俗报刊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够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依据的社交谈话。
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能根据信息来源和产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
有科学素养还意味着有能力提出和评价有论据的论点,并且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论点独处的结论。
化学作为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学习者必须要从宏观、微观和符号等方面对物质以及变化进行多种感知,从而形成了学习者心理上形成化学学习的三重表征特点: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证。而探究式学习是完成这一过程的最好形式。
作者在书中特别提出了探究式学习中的几个错误认识:
错误观点之一:探究是惟一的学与教的方式。作者提出高中教学要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学生易于理解的内容完全可以利用讲授形式来完成,探究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切忌把探究神话,矫枉过正。现在教学中确有这种现象,凡公开课必须探究,无探究就不是好课,就如同多年前要求上课必须有若干次提问,必须使用投影机、计算机,追求形式已经超过了对内涵的追求。
错误认识之二:动手做是探究的核心,我们很多教师确实强调学生的动手,较探究片面理解为动手。作者指出:探究学习更需要神思,培养强烈的探究意识与科学兴趣。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与实施、检验假设、交流表达一系列的活动才是探究的完整过程。
错误认识之三:探究重过程轻结论。以往确实比较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而结论书中已经明示,作者提出:传统教学是重结论轻过程,扼杀学生的学习的生命活力。而如果过分重视过程而忽视结论,同样是事倍功半。
作者在书中还提出:教师的自我反思使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实践作为对象,对其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修正自己的决策、行为、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师反思的方法:记教学日记;再现反思;观摩与交流;行动研究。为教学而研究;对教学研究;在教学中研究。
总之这本不很厚的书,其中的很多观点、看法值得我们学习领会;很多案例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