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其他读后感 七里香读后感

七里香读后感

其他读后感   2025-02-04

  “非淡泊以明志,非宁静以致远”,淡雹宁静,用来形容读诗时内心的状态,再恰当不过了。读诗如此,作诗更应如此,就像席慕容自己说的:“对作品本身保持永远的沉默,是一个创作者应该有的权利和美德”。

  《七里香》应该是我接触的席慕容第一本诗集,以前读她的诗都是在网上或者其他的书刊上。上次一口气在网上,把她的所有诗集都买了下来,一是本着对她才华的敬仰,二是出于对其作品的欣赏,喜欢她的诗。一共买了十一本,买回来放好久了,未曾打开翻阅过,本来是想带回去再看的,在学校就看图书馆的书。时至今日,实在无聊之极,早上到图书馆溜达了一早上,在书柜间来回,竟没挑选出一本中意的书,干脆不找了。回到宿舍从书架上取下几本,于是决定从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开始看起,而作为诗集名的《七里香》,自然在诗集中,第一首就是《七里香》。

  翻开诗集,仿佛打开了通向席慕容写诗那个年代的通道:在一个安静和芳一香的夜晚,在灯下,一个少女匍匐在桌上,心中的诗顺着笔端,在纸上铺展开来。一首一首诗,像是一条条思想走过的长廊,堆砌成一行行青春岁月的痕迹。

  读席慕容的诗,像是在听她倾诉,内心感到亲切、舒心、平静。这种倾诉像是对自己的说的,又像是对恋人、亲人、、、说的。正如席慕容自己说的:“这些诗一直是写给我自己看的,也是由于它们,才能使我看到自己,知道自己正处在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喜欢这种倾诉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写作不也是一种倾诉吗,一种内心情感的诉说。

  读席慕容的诗,像是在解读一种文化。出生在大一陆,却成长在台湾的席慕容,在她的诗中,我看到的是一种海岛文化的展现,大一陆与台湾虽是同宗同源,但是在地域环境和风土人情上依然有很多差距。尤其在文化的展现上,带着独有的岛上风情,从诗中的许多意象,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出,她的诗是带着一种地域文化的,也正是在那种特定的环境里,熏陶出了她的诗情,给她的诗一种很强的文化彰显力与独特一性一。有时她是一个怀情的少女,内心渴望着一场恋一爱一,有时她是一个游子,浓烈的乡愁在心口燃一烧,有时是作为友人,对朋友离别的依依惜别。不难看出,正是台湾宝岛这片美丽风光的土地,养育了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独特的诗人,在我看来,席慕容的诗,是独特的,究竟这种独特是什么,有时候我也说不上个究竟。也许,她给我的感觉就是独特的吧,在当代诗才辈出的年代,唯独席慕容的诗深深地打动着我,读她的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心暖暖的,宛如一位阔别多年的友人,触膝而谈,讲述着她的前程往事。

  读席慕容的诗,像是走进那个时代的她。我们知道,诗是带着一定时代的标签的,但不能说以时代的标签去读诗就会读懂。诗,受限于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环境状况,带着这些标签去读,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七里香》收录的是7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期席慕容早期的作品,诗里许多意象的运用,让我们看到了,席慕容所处那个时代的环境,那个时代正是她生命的黄金时期,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女一性一独有的敏一感,激发着她不断地伏案书写,像是一位少女描述着心事,将一切内心的感情表白出来。

  作为蒙古籍的席慕容,她的诗并没有透露出北方民族特有的豪放,而是有着江南小家碧玉的婉约。在她的诗里着一股深深地执着和一种深厚哲理的远见视野,她把生活看

点击显示
标签: 历险记 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20245/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