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读后感范文
十一去成都之前读完了何伟写的那本《江城》,如今又读完了他的三部曲之三的《寻路中国》。这两本书给我的感觉很深刻,一个外国人能够用他自己的视野发现我们中国的种种变化,而且能用如此丰富细腻的文字描述出来,着实不一般。为什么中国的作家们写不出这样的书?想来也只能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这片土地的变化已经麻木了吧。当带着一种新鲜好奇感去感受周围的一切时,肯定会有各种各样不寻常的发现。
其一
去年的九月,超哥约我骑车去天津。我记得他很久就跟我提过这件事,不过我一直没有当真,一天骑上150公里可不是闹着玩的。终于他下定了决心,我也不好违背当初自己的承诺,我们借了两辆很一般的山地车,买了一些干粮和饮料,就这么上路了。
超哥有地图导航,我们沿着三环走到木樨园,然后一路直直的向南,沿着104国道向天津进发。出了五环,城市的影子逐渐消散,道路也变成了狭窄的两车道,周围能看到一些农田,不过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一望无际,川流不息的大货车卷着尘土呼啸而过,很难想象这里离天安门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这里还属于北京,只不过是另一种样子的北京。
出了北京界,道路突然变得宽敞了,廊坊这座城市就这样突然出现在了我们前方,一座规模较小的城市,只有一条稍微繁华一点的主干道。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骑行,我们名义上还处在这座城市的范围内,但是周围已经变得荒无人烟,路上车子变得稀少,农田反而是一望无际。在从廊坊到天津的路上,很少能看到城镇,当我们进入了武清区时才在路两边看到了几个很小的村庄。虽然此时我们知道已经进入了天津的地界,但是后来发现自己距离真正的天津城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武清区稍作休息后,我们换了103国道继续前行,聚居区的影子再一次消失,道路四周也再一次变得空旷。直到晚上七点,我们才看到前方有灯火辉煌的立交,两个小时之后,我们才来到了天津真正的城区。
这次骑行的感觉很奇特,我们经过了一些聚居区,然后又把他们甩在了身后,这些聚居区也好,城镇也好,在我看来就像是点缀在广阔大地中的一个个点而已,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形势,只有风声、阳光陪伴着我们,偶尔驶过的几辆车似乎在提醒我们人的存在。在天地之间,我觉得自己很渺小,看见了城镇,哪怕一个小村子,我居然也会兴奋一阵。这些村子代表着一种力量,即使交通不便,即使周围荒无人烟,但它们就是这样顽强的存在着。
其二
上小学时,一到暑假,我肯定都会去乡下外公家住上很长一段时间。
村上有不少和我差不多大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在田野中捉田鸡,在土地上摔死了,用一根白线系在竹竿的一头,再从家里面拿上一个桶,钓龙虾的装备就齐全了。我们几个人在田野中穿行,生活在村子中的小孩总是知道哪里的池塘龙虾多。一些年轻力壮的农民有时候为了浇灌水稻会把一个池塘几乎抽干,他们看见我们来了,通常会穿上胶鞋去池塘里面摸龙虾和鱼,然后远远地抛给我们,就那么一小会,就能装满半桶龙虾。如果没有碰见这么好的运气,我们便会在炎热的午后趁着龙虾们在芦苇中休息时下诱饵,一看见红夹子立刻放田鸡下去,立刻就能钓起来一只,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一下子能搞定正在争抢的两个对手。炎热的天气、刺眼的阳光、红夹子,这就是暑假。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了,村子修建了水泥路,原先那种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就此消失了,一到节假日小汽车经常出现了。村子休整了原先的河道,修了好几座结实的桥,把好几个原先独立的池塘连了起来,旧的水闸被废弃,如今只有一条自西向东不断流淌的河,当然与此消失的是芦苇,还有龙虾。村子修建了篮球场和乒乓球台,不过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留下来的老人们根本不会去碰这些玩意,渐渐它们在雨中生锈,最后被当成晒谷物的道场。村子很多醒目处都被漆成了白白的一片,显得很亮。村子修建了路灯和垃圾箱,定期还会有人来收垃圾。很难想象,这一切的变化就在我上高中的短短三年间。遗憾的是,从那时开始,暑假的天气越来越热,母亲带我去看外公外婆,一般我们早上去下午就回来了。至于那些昔日熟悉的小伙伴,他们离开了村子外出打工或上学,整个村子中只剩下那么一群老头老太们。
其三
从离家千里外出求学起,旅行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去过一些城市,感受过这些城市独有的特点,但无一例外的是,每座城市都在修路,他们要么修的是地上的路,要么修的是地下的路,有一些还是空中的路。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道路,这句话说得没错,不过有一点令我疑惑,有时候修路变成了把原来并未受损严重的路面破坏掉,再铺上一层新的路面,和原先相比,道路看起来没有任何变化。不过,在造房子面前,修路简直不值一提。
有好几次,在半夜时分,我坐在车窗边向外眺望。在我看来,车窗外景色的变化无异于一部真实的电影在不断播放着。当前方亮光逐渐闪现,我知道又一座城市即将出现了。灯光越来越亮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好几栋高楼,它们尚未完工,工地上方的探照灯把他们照得格外清晰。不过,我并没有见到有工人们在加班加点,外面很安静,那几栋楼孤零零地立着,在列车驶过它们之后好一阵子,我才看到了真正的城区,有路灯的街道,霓虹灯招牌,远处像是市中心,灯火辉煌一片。
住在靠近城区的农民没了自己的土地,他们拿到了政府的补贴外加一套不知道什么时候造好的楼房公寓。城镇越来越大,开发区建了起来,大学城也建了起来,连一些县城的中学也搬到了离市中心五六公里远的地方,与此配套的就是学区房,一个个听起来很洋气的小区拔地而起。终于,城市又一次极大地扩张了。又一次难以想象,2008年我去健美家时,那里还是靠近镇子的一个农村,有一大片良田,如今这个村子都消失了。
后记
我相信,国人们并不是没有感受到周围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巨大而又迅速的。就在我外出求学的这几年间,我的家乡的变化已经足以让我认不出来了。中国正在快速发展,任何人都知道这一点,当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地铁,当越来越多的地标建筑出现,当高铁飞驰在天地之间,那种激动和自豪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在这发展的背后,是污染,是逐渐荒无人烟的村落,是越来越拥挤的超级城市,是人们心中出现的迷茫。紧跟时代步伐,说起来简单,其实真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