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曾经有个别员工跟我提出: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企业也提出要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如果员工违反了制度,是不是说就可以不按制度考核呢?也就是讲构建和谐文化和强调制度的执行刚性和严肃性;这两方面是否矛盾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想借用孔子的一个弟子,---有子的一段有关礼和和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来阐释我的观点。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礼,这里是指礼制,和,这里是指仁爱、和谐。他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强调礼制等级规则的运用,必须辅之以和,必须有仁爱贯穿于规则管理的始终,没有仁爱的管理,所有的规则规章就是冰冷的,无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各项规则,各项管理指标,全都冰冷执行,一定会有行不通的地方。
话又说回来,不要制度,不要规则,不要管理指标,不要管理程序,是否就一定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呢?有子也是反对的。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和谐很重要,一味夸大的追求和谐,不用制度规则予以约束,也是很危险而行不通的. 那么,作为管理人员如何理解和运用规则与和谐的关系呢?
我看过一篇《管理者的致命诱惑》文章,其中讲到:希望自己受员工的欢迎,这是人之常情;但对于管理者这却是危险的,管理者必须是‘孤独’的。受人欢迎是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对管理者来说,不以礼节之是很危险的,当管理指标不能达到但又必须完成这些指标时,管理者在这些平时是兄弟朋友的下属面前则显得踌躇不前,不能临之以威。因此这样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束手无策,随之懈怠松劲,降低管理标准,久而久之,企业则在一团和气声中走向衰败。和固然重要,没有礼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礼是规则,规则需要有度,和是仁爱,仁爱也需要有度,礼的度用和去衡量,和的度用礼去限制。一个企业的管理,既要有礼的冰冷强硬,又要有和的慈善仁和;既要有礼的规则规范,又要有和的柔和;刚柔并举,礼和并用,
执行规则的最高的境界是罚而不怨,惩罚却不使员工怨恨,运用仁爱最高的境界是和而不流,和谐却不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