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路》读后感1500字-通识教育vs.专才教育
本书用很大的篇幅阐述西方大学里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两类教育的特点,并且在每个学校的介绍里都特别说明了其教学重点属于哪类。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是非常重要的。
书中提到,在吴军和女儿去普林斯顿参观时,一位教授得知吴军女儿以后的专业目标在计算机方向上时,建议她在本科阶段多选修人文类课程,并解释说以后会有大量时间研究计算机的专业知识,所以本科就要在人文方面打好基础。我觉得这个真的是一个专业学者发自内心的真诚建议。一个专业人员的研究之路能走多远,就像一座高楼能建多高一样,要看它的基座有多宽厚牢固。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发现新的成果常常出现在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很多优秀人才其实是跨界明星,宽广的知识背景让他们面对复杂纷乱的问题时容易发现突破点,这个在书中已经给出很多实例了。所以对于有志在专业领域做到顶尖水平的人,在年轻时尽量接受广泛的通识教育是很必要的。
当然,大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小到个人的阶层提升,专才教育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比如,当一个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时,发展专才教育对于快速提升国力比较有效。而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尽早接受专才教育掌握一技之长,也快速摆脱贫困进阶中产的方法。
另外吴军提到,好的教育环境要给学生自由。这个自由有多方面的体现,其中一条就是像哈佛这样的顶尖学校对学生的成绩反而给予宽松的评分标准,并且允许学生自由选课、转专业。这个是哈佛根据自己非常优秀的生源条件和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发展除课业之外的人生道路上必须的软实力。如果在这种条件下还要用分数压制学生,其实倒是短视的表现。曾有人提到当初拼进哈佛的人进去之后反而不适应哈佛过于宽松的学习环境,或者哈佛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之类的抱怨。这个实在是没有领会到哈佛教育的精华,浪费了好的资源,或者是学生本身的客观条件并不适合这种教学方式。
具体到医学教育,和中国医学专业学习从大学本科阶段开始不同,北美的医学教育都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起步的,我认为这是最初医学教育制度的制定者们在充分理解医学教育和医疗需求的特殊性后,做出的一个非常高瞻远瞩的决定。近来,国内某些医科大学也开始从一些优秀大学录取本科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但其实这是为了应对在国内恶劣的医疗大环境下,医学院校合格生源不足的无奈之举,与北美这种长期完善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不同。
医学本身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学科,好的医生需要在他(她)的专业领域倾注全力不断的深入学习,但获得的医学知识以及技能很难用于其他方面,所以在进入医学专业学习之前,在本科获得比较全面的通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否则除了专业领域以外,其他都是短板,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在医学专业的学习来补足。这个是从医生个人成长方面来说,通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从医学的救治对象(病人)来说,由接受过全面素质教育的医生来治疗也是必要的。随着医学对疾病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及其治疗其实并不单纯是医学问题,有心理问题,生活习惯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在起作用。所以在治病时需要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而不是单纯的针对疾病进行治疗,这也需要医生具有比较全面的知识基础。对比国内的医生和北美的医生,我们都有一种感觉,国内的医生专业技能和经验其实非常好,但患者的就医体验往往不太好,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国外的医生其实无论技术还是经验,并不一定比国内的医生好,但是可以很好的和患者沟通共情,让患者有很好的就医体验,感觉病就好了一半(因为很多时候情绪因素是加重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除了国内外医疗大环境不同这个客观因素外,国内在培养医疗人才方面通识教育的比重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原本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孩子以后选择大学做准备的,没想到读完后对自己之前的求学之路也有了深刻的反思,希望这点收获对于人到中年的我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