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七讲读后感3000字
看了第七章,深刻体会了玄学的魅力。一篇看下去,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个框架,但要细说,却发现深奥难懂,而且有一丝凌乱。也许是并没有多过多接触哲学玄学的缘故,这篇读后感可能挖掘不出深沉的内涵,顶多只是把心中的框架理顺一下。
总得大体一章讲的便是空灵,也可以说是虚,以虚烘实。也说明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最大不同,即虚。中国艺术具有一种独特的空间意识,他所创造的世界,并非现实空间,而是一种灵的境界。而第七讲主要是讲这个灵是如何超越空间。
第一,疏处走马。在我的理解中,即灵的空间。中国艺术无论从绘画、书法、建筑等来看,都提倡一个留白。中国美学认为,大白世界有大美。虚实是中国美学一大重要概念,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一理论认为,实是从虚中转出的,想象空灵,故有实际;空灵澄澈,方有实在之美。正如老子所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正如围棋中的妙处往往不在有处,而在无处。那个无声无色的虚无世界,其实正蕴含着世界的奥秘。
除此之外,中国艺术强调那个尽白空间的例子比比皆是。熟悉的便是园林艺术。在中国园林创造中,那个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惟其空,故有灵气往来,非园中之所有,即园中之所有。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的空间,这正才有苏东坡笔下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境无穷。
第二,蹈虚蹑影。即影的空间。个人觉得与灵的空间截然不同的是,灵是强调意境,而影是强调思想。从庄子便开始的白驹之过隙的虚实力量,你就随世界同在吧,像水一样流淌,像云一样飘渺。没有执著,就有自由的庄生晓梦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艺术。这不仅是一个虚实问题,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看世界的方法,中国艺术家将世界虚化,抟实成虚,蹈光蹑影,中国艺术中充满了太多的梦幻空花、苔痕梦影。而这样缥缈的艺术,蕴藏着这样的哲学深心,是身如影。这样说或许有些玄乎,简单地说,既要追摹
的对象,都是虚而不实的,都是影,艺术创造要超越表象,非写实而写影,因为影是对世界真实相状的表现。
中国艺术中的绘画最能体现,我们来举例,以南宋禅僧玉涧为例,他一代表作《远浦归帆图》,用淡墨染出山影,再用浓墨点出参差迷离的树木,用细笔轻勾出一叶小舟。这初看漫漶一片,实则将无往的的刹境摄入了画端。《庐山图》中巍峨的庐山在画家的笔下,脱略为几丝柔痕。他仿佛要做一只在荒天中灭没的飞鸿。他的心不是随行而迁,而是随影而迁,他的画,就是他所悟出的世界的影。
第三,无色之色。看到这个我竟想起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过似乎与該内容无太大关联,这一节表面上是讲用色强调无色,与其说是抛弃色彩,摒弃那些花花绿绿,更不如说是回归本质。以水墨画为例便通俗易懂了。
第四,疾涩之道,简单来说即势。说实话,这一节看的我很玄乎可能因为我是理科生,满脑子的重力势能电势能。看到后面我竟想起那篇作文,蓄势是为了更好的勃发。倘若要我概括,灵是意境影是思想,那势可能是一种底蕴内涵。用宋代山水画家郭熙的话来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即画山的高俊呢,不能一直延伸,在山腰画一片飘渺的云遮挡,这高峻的势遍出来了。这一锁一掩的抑扬顿挫,正形成了艺术的张势,创造出一个回荡不已的空间。书法也是如此,东汉崔瑗《草势》曾形容书法用笔的妙处,要像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书法要将着一瞬间的妙处表现出来,因为有这瞬间,将动未动,是最有张力的空间,具有最大的势。正如书法中悬针法,指垂画末端如悬针。垂露法,指一垂收笔时势不露,如露水垂而未滴之势。将力蕴含其中,将发未发,取力的最大值,以取玩味无穷的美。似乎艺术中有很多这样的创造,想表现一个东西,并非直接描绘,而是用别的物体来衬托出他的内涵。
书中还提到一个包容性,学到政治的我也学到了一个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其实与这个也没什么关联),这个应该说是中国艺术的包容性,这表层艺术之下,潜藏着的是我们民族独特的哲学智慧。
凭心而论,对这本书并没有过多深入的探究,一来并没有过多的兴趣,二来并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看的时候有些懵懵懂懂,但是写完读后感后,脑子里对中国艺术这一虚的空间意识,有了很大的了解。心中仿佛有了一个框架。以前总听说艺术追求虚,要留白啊,要遮掩啊等等。耳濡目染地好像对着中国艺术有一丝了解。但今日才发现自己学识短浅。没想到的是一番创造之下,可能蕴含的无限意境,无穷张势,甚至深奥的人生哲理。
在感叹中国艺术的同时,我又在想。艺术或许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学体现。从艺术中,从这虚中,我有能得到什么?想起老师之前说的佛系,有的人打着佛系的幌子,秉承着一套老子庄子的虚无主义,谈着看淡人生隐退江湖,装作一副深沉哲学家模样,看似超度人生,实则蹉跎时光。或许我在这也应该学会一些什么,论学习上,我想,势很重要。我常听到厚积薄发,以前对他的理解是知识上的日积月累,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上面的成熟,学习不能急于求成,要追求那所谓的势。妄想着短短时间便能突飞猛进,岂不是痴人说梦。与其抱着飞跃的浮躁心理,不如沉下心来一点点地慢慢蓄势。除此之外,人际交往啊人生啊也是如此。一个慢字一个稳字蕴含多少哲学。与其说一件事改变人生轨迹,更不是说是一次长久的心态影响人生。内心的势,那份抑扬顿挫那份张力,我们更应该去追求。无论好事坏事,都是一次势的积累。
若谈到灵,我想到的可能是留白。生活中有很多留白,做笔记也好,考试也好,都要留白才有整洁的卷面。人际交往若太过亲密,没有一点空白之地,也会显得烦闷。做事做的满,不留一点余地,难堪的何妨不是自己。人生也是如此,给自己留一片余白之地,在烦躁骄傲之时,不妨问一下心之所向,不防放空自己,留自己一片空白,静静地放空身心思索,而不是一股脑的投入忙碌之中,人生之境自然而然浮现。
似乎很多人对佛系都有着错误的理解,念叨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如梦,而我认为,无论是人生如梦也罢,七情六欲也罢。所谓佛系,只是崇尚着人们不过于追求人性,不过于被七情六欲支配,不被随波逐流所蒙蔽双眼。真正的佛系是回归本心,认清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对于学生,该做的就是学习,在奋斗的年纪就该热血。对于人生得失,断舍离,也要以辩证的角度看待。而不是害怕失去不去得到,或者失去了便郁郁寡欢。得与失都是人生磨砺,无论失去什么也好,得到自己真正应该得到的,才是本质。目光放远,辩证的看待人生,回归本心这才是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