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第一章读后感5000字-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2017年遇到《精进》,这是一本改变我的书,书中的一句话你主动过虑掉的信息越多, 也就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甚至脑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把我从家庭的鸡毛蒜皮中拉出来,然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爱好之中。
第一次花了一周时间看完《精进》,这是一本信息量很大的书,一边看一边思考,收获很大。看完之后我还想再看第二遍,但是却只是抽了一些重点看,无法投入进去。后来内心一直惦记着,试过几次要重新看第二次,但都失败了。
2017年和2018年,这两年我过得非常难,生活中压力非常大,工作非常忙。感觉自己像个陀螺转个不停。在我工作最忙的时候,我居然能在周末开6个兴趣班:周五晚上原版童话班,周六早上两个班(儿歌绘本,新概念),周六晚上原版童话班,周日早上两个班(儿歌绘本,新概念)。每个周末都是匆匆忙忙的,除了上课还要写小结、与家长联系沟通等,10月份后还加入了听打卡。
今年回头看看,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今年上半年我把课程缩减到四个班,不想自己忙得没有了自己的时间。放松下来,无论如何我都无法回想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上个星期再次精读《精进》,是非常认真的精读,有了更深的感触。对于现在的状态,我是需要它的,它是一种提醒剂。我到了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时候,需要和它进行对话,我的内心有这种需要。于是,可以静下心来,非常投入的再精读了一遍。
后来我反思:原来前两年能这样走过来,是《精进》帮我了。虽然当时我并没有第二次精读它,但是在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吸收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并用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是它帮我度过了最辛苦的两年。因此精读完第二次就有了要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的冲动,今天晚上吃完饭已八点多,回到办公室九点开始了
第一章活在全部的现在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与未来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每个人每天拥有相同的时间,可对待时间的方式却千差万别。而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毕业后十年,我没有读过一本完整的书。曾经愚昧的还以此为炫耀现在再回想起,真的是悔得肠都青了,人生有几个十年给我这样挥霍,特别是年轻的重要的十年。
现在每一天都想掰开成两天来用,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要做的事情太多,想看的书买了一堆还没有看。
往事已不堪回首,现在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后悔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惟有向前看,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天。
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视角: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
在工作场景中以未来视角为主是合适的,因为大多数的工作强调计划性、执行率,未来视角使工作有条不紊,让当下的行动更好地满足工作目标,时间利用更有效率。
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我在工作中总是提前做好计划,每天都会提前把第二天甚至后面几天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每天就列一页,要做的事情1,2,3,4列好。第二天上班,会先看看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要先安排给其它同事去做的;哪些事情可以放后面自己慢慢做的,用红笔1,2,3,4在每个事项的后面再标上轻重缓急。自己要做的事情我会在前面用红笔画上三角形,等同事回复的我会用蓝色的笔画上三角形,要和老板确认的事情用蓝色的笔打勾。其实我还经常变化工作的笔记本,有的时候用大的,有的时候用小的,有的时候画九宫格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安排得有条不紊,都在自己的控制和掌握之中,也就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
后来我自己还发明了看得见时间法,每天开始工作之前就把自己拥有的一天的时间列出来:
9:00-10:00
10:00-11:00
一直列到晚上的时间,看看自己有多少个小时可以用的。再对比自己一天之中要做的重要事情,然后分段完成重要的事情。利用这样的方法,提升了工作时的专注力,减少了其它外部事物或者手机、电脑新闻等信息的干扰,也能大大的提升工作的效率。
在非工作时间,你就应该放下工作,专心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
我很热爱我的工作,有的时候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我女儿也说我是工作狂。以前总是觉得要放假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休息,现在的状态总是能活在当下,时间的空隙也能感觉很放松,像平时做做艾灸,泡泡澡,都能把自己放松下来,感觉到一种放松的享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境得到了放松,当自己离开工作的时候,就算是聚餐也能把自己投入到美食和聊天之中,再不会想其它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头脑能完全抽离出来。
前两个星期,带着孩子们(女儿,侄儿,侄女)一起去玩,虽然带着工作,但是却玩得很尽兴,很开心,真的非常享受那样的放松时刻。
今天晚上和老板同事聚餐就是这样一种心态,感觉真的很好。(同事还在手机上发现了我五年前的照片,正好与后面的五年提问回首来了个相呼应)
我想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享乐主义视角的运用,真的非常棒的感觉。
就如书中有一段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和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第二次精读时,发现自己的状态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积极过去视角适合与家人一起时引发。很多人逢年过节才有难得的机会与父母长辈团聚,这时不必急着去想新一年的计划,而是应该多想想曾经与家人一起走过的时光,这样才更有意义。
8月2日回娘家,只停留了短短的几个小时,没有用心体会到自己的心态。但是侄儿侄女来的时候,和他们聊天说起以前的事情,我们都很开心。下次回老家,一定要好好体会这种积极过去视角的感觉。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如何解决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的冲突?
看到这里,我想到的是回首自己五年时间(2014-2019)里的变化:
2014-2015:从佛山到广州,装修房子,女儿入学一年级
2016:开始办兴趣班
2017:买二期的小房子、买车位,装修房子做课室;兴趣班发展
2018:年初是工作以来最忙的一年,下半年办了六个兴趣班(从三个班发展到六个班)
2019:兴趣班发展,自我成长上升一个新台阶
(这五年,我独自撑起了冢里的所有费用和支出,包括买新房和车位,装修,车贷,房贷,女儿学兴趣班等等)
而这五年,女儿从5岁到10岁,从幼儿园到四升五
五年还意味着你可以去精熟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或者在一个学术领域完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它意味着你可以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坚持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甚至把它做到极致。
回首五年,办了兴趣班,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验证了这个观点,很有共鸣。
以五年为期,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其实我很害怕去制定这样的长期目标,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制定过什么长远的目标,我都是顺其自然去走。或许我真的应该这样去做个目标,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如我发明的看得见时间法那样。看到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去完成它。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矛,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去做后一种事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