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选读推荐 《从梅兰芳到梅葆玖》读后感1000字-传承之美

《从梅兰芳到梅葆玖》读后感1000字-传承之美

选读推荐   2025-02-10

  《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一书从表面上看是梅葆玖先生同父亲梅兰芳的艺术人生路,可实际上作者正向我们诠释梅派艺术的精湛技艺和中国戏曲的传承之美。整本书读下来就像梅葆玖先生说的那样:《从梅兰芳到梅葆玖》,流水账不报了,讲几件事儿,传点艺,动点真格。几篇故事,彷佛让我们得以窥探梅派的传承和中国戏曲的变迁。书中有部分珍贵的插图,再搭配上吴迎老先生娓娓道来的讲述,对于每一位喜爱梅派戏曲的人来说都是值得细细回味的。

  艺术来源生活,通俗易懂

  出自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吴迎之手,对于京剧知识的讲述自然是没得说。但是书中讲述的方式并不生硬,不是硬邦邦的科普式解说。吴迎老先生把京剧知识融合在书本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无论是记录还是讲述、评论、杂谈都很实在,读起来就好像是面对面与几位大家谈话一般。让人觉得疑惑之处又能够恰到好处的答疑解惑。即使是一位并不了解京剧文化的人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京剧艺术的魅力和现代气息。同时,很多之前从来没有公开过的资料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唱谱和两位艺术家的言论。

  梅葆玖先生谈基本功唱戏的人是最注重基本功的。随随便便一个音一个调可能都要练习很久,唱京剧实在是一个细致的活。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戏,都要练。

  梅葆玖先生讲唱腔艺术,讲梅兰芳演唱技巧的力度和劲头,这些在外行人看来并不理解的东西在梅葆玖的口中显得通俗易懂、活灵活现。

  所以有评论说,翻阅《从梅兰芳到梅葆玖》外行人看到了热闹还能看到一点门道,内行人也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这也正是此书的魅力之处吧。

  榜样的力量,成就德艺双馨

  梅葆玖对父亲梅兰芳的感情是复杂的,加之梅派传人的身份,对于父亲更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拜之情。当然,王幼卿绝对是梅葆玖学戏路上的榜样般的存在。他曾说道:老师的传承是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梅葆玖有这两位泰斗做自己的引路人,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

  父亲梅兰芳和老师王幼卿带给梅葆玖的不仅是技艺上的传承,更多的是品格和精神上的浸染。谈到自己的父亲和老师王幼卿时,梅葆玖总是带着尊敬和崇拜。而说到自己的成就却总是带着谦逊,丝毫没有大家的架子。每每谈到对于戏曲的传承时梅葆玖又总是身先士卒,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把这些传承给那些小辈们。

  从梅兰芳到梅葆玖,正如榜样的灯塔照亮着中国戏曲艺术后生们的成长之路。

  时代在变,传承未变

  正如书名《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一样,书中处处可见传承二字。梅葆玖10岁第一次登台演出,一点也不慌,娃娃调一句一个彩。台下的父亲点头了,吃戏饭,初定。也就是在那年,四十二岁的王幼卿来到了思南路87号梅家大院,从此,梅葆玖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学戏的特殊经历。从一开始似乎梅葆玖就注定了要学戏,也注定了梅兰芳和王幼卿是梅葆玖一辈子的领路人。

  美的艺术,这是我读完以后在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汇。对于梅家而言,彷佛已经把戏曲这门艺术做到了极致。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转音,乃至每一个转身都是美的艺术。从梅兰芳到梅葆玖,讲述的不仅仅是梅派艺术,更是美的传承,正如吴迎先生感叹到:我看着我十分熟悉的梅先生(梅葆玖),不禁肃然起敬,六十年唱下来,他还是那么谦虚。我看着他,真像梅兰芳!

点击显示
标签: 变形 金刚 影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44864/
选读推荐推荐
热门选读推荐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