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选读推荐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俞敏洪口述》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俞敏洪口述》

选读推荐   2025-02-11

  俞敏洪说,成功是把双刃剑。

  实际上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在网站上看过这段访谈,是王利芬女士对俞敏洪的一段访问,后来看到了这本书,正是对那段访谈的文字记录,就毫不犹豫的买下来了。而促使我买下书去细细品味的动力,源于这段访谈,不太同于俞先生平时的富有激情的演讲,而是一段带着心酸的心路历程。

  很多大学生和刚踏上社会的人士,都把俞敏洪当做自己某种意义上的人生导师,正是因为他带给大家的那股奋进的力量,我想,这也正是他当初离开北京大学,去创办新东方时的那股激情,可以说,在历经了离开北京大学的痛苦过后,他却尝到了放手的自由,所以,他说,很多时候,人们不愿意去放手,放弃一些看起来很美好的东西;可是,这次我却体会到,放弃意味着重生。

  在放弃了北京大学老师这个铁饭碗后,俞敏洪开始慢慢建立他的新东方帝国,他说,这是他最快乐的一段时光:第一,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第二,自己正在做着喜欢的事,第三,还能靠它挣钱,并且挣得不少。后来他说,成功是靠改变人生固有模式取得的。

  后来越做越大,自己已经不能单打独斗了,俞敏洪就想到了团队,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起干,找谁呢?老同学们。于是,王强,徐小平和包一凡就来了,这下,新东方这个家族就壮大了,兵强马壮。可是后来俞敏洪说,再来一次,他可能就不会再叫他们过来了。

  人总是不容易满足的,当你得到一样东西,你就会想要更大的一个。新东方开始膨胀了,同时人多口杂,大家就嚷嚷着要上市,因为一上市,大家的钱就会翻几十倍,何乐不为呢,可是俞敏洪不想,他知道,一旦上市,所有人都能拍拍屁股走人,自己却和新东方牢牢套在一起。于是,多年累计的恩怨一起爆发,大家开始无休止的争吵,撕破脸皮,说断绝关系的狠的话,甚至打起来,这一吵,就是几年,吵到所有人都筋疲力尽,人心转移。后来他说,人争吵无非就为两件事,一个干得不爽,第二个自己的钱没到位。

  终于还是走到了上市,有时候,一个人是不能够阻止历史的推动的,哪怕你权利再大,当整个公司都嚷嚷着上市时,他就必须得上市。

  纽约证交所门口,还是当年创业的那三个人,笑着敲响上市大钟,但是俞敏洪说,那一刻他明白,大家还是大家,只是心里的隔阂再也解不开,回不到最初的新东方了。

  后来,徐小平离开新东方,很多人离开新东方。大家还会相聚吃饭谈笑,但是时过境迁,人心已变。

  一路过来,俞敏洪在上市的时候,在请老朋友们的时候,在很多其他时候,都受过以前自己教的学生的帮助,这让他深有感触,后来他说,有时候你全心的去做一些对别人有帮助的事,这些东西早晚会回来回报你。

  有一次,俞敏洪被抢劫,和歹毒在楼梯口搏斗,喊了十分钟,没有人出来帮忙,后来警察来了,全都出来看热闹,俞敏洪说,那一次,让他看到了中国人的冷漠和懦弱,这一点和鲁迅笔下描写的情节实在太相似了。

  俞敏洪说,自己现在身心具疲。实际上,早在九几年的时候,自己就衣食无忧了,现在唯一拼搏的动力,就是不能让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新东方垮掉。有时候常常会想,或许当时没有从北大辞职,现在正坐在北大校园的草坪上,或许和某个老师在打乒乓球,或许饭后在校园的夕阳中走一走,住在不大的分配房里,过得没有烦恼,兴许还弄个副教授当当;或许当时新东方没有上市,自己就在北京天津一代教书,学生老师都刚刚好。

  而现在的自己,或许某一天会辞职,隐居山林,或者跑到庙里去,过过悠闲日子。

  俞敏洪说,可是,人总是很多时候不如意的,那么,就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吧。他说,每个人都会受到等量的痛苦,这时候,人要做的就是在苦难中奋发起来,去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

  后记:看完这本书,确实长舒一口气。俞敏洪带着他的新东方,磕磕绊绊走到今天,绝非表面上那么光鲜,尝尽酸甜苦辣。俞敏洪先生说,人生需要车轮,更需要轨道,他的车开得太快,有点偏离自己的轨道。或许,这世上本无所谓十全十美的路,选择一条路,就意味着会失去另外一条路上的风景。

  只盼每个人在艰难前行的人生道路上,莫忘初衷。

点击显示
标签: 苏州 家庭教育 读本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45092/
选读推荐推荐
热门选读推荐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