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最重要的事》读后感1800字
投资,每个人都在做,或投资自身,或投资实业,然霍华德马克斯此作仅限于证券投资,俗称炒股。在中国,有多少人在股市中翻腾不息,又有多少人终其一生也不曾踏入这一领域?按照罗伯特清崎关于财富的理论,证券投资当属其中重要的投资手段之一,凡所未知的,我都愿意去探索。
part1:第二层思维
第一层思维说:这是一家好公司,让我们买进股票吧。
第二层思维说:这是一家好公司,但人人都认为它是一家好公司,股票的价格与估价已经很高了,因此这不是一家好公司,让我们卖出股票吧。
第一层思维说:前景预计增长低迷,通货膨胀加剧,让我们抛掉股票吧。
第二层思维说:前景糟糕透顶,但是所有人都在恐慌中抛售股票,让我们买进!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稍微观察到第一层思维和第二层思维的区别。一个肤浅单纯,另一个复杂深邃。巴菲特曾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这些无不体现了蕴含深刻博弈思想的逆向思考。可以这么说,能够做到第二层思维的人必将成功,而这是以第一层思维的人的失败为代价的,要想超越市场的平均表现,必须具备第二层思维。
part2:市场有效性
理论上完美的有效市场假说并非任何时候都是成立的,或者说,任何时候都不是完全成立的。(有效市场假说简单来说就是,众多投资者共享同等的信息,市场价格是内在价值的准确估计。)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无效性,这来源于人类不可磨灭的主观性。市场的无效性是第二层思维成功的垫脚石,也是第一层思维失败的万丈深渊。
part3:价值
作者在这一部分援引了尤金法玛教授提出的随机漫步假说,用以批判技术分析这一手段。然而,作者并非认为技术分析不能获得回报,而是认为其有效性越来越低,而且从持续性层面考虑不及价值投资。所谓价值投资,简单来说就是寻找价格低于价值的股票并长期持有,无视中短期波动,从而获得长期受益,这也是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核心。然而,遗憾的是,我翻遍全书都没能找到如何评估资产内在价值的具体方法,看来只能在他处寻找了。
part4:风险
根植于大多数人脑海中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就像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也就是说风险越高,收益越高。然而,真实的情况是,风险越高,收益的数学期望越高,但同时方差也越大,并且收益的最小值也越小,甚至出现负收益的情况。这么简单的道理其实人们都懂,只是人性的弱点让他们只愿看到好的可能性,而忽视坏的可能性。
对不同投资者而言,风险的构成千差万别。有些人只要收益率达不到市场平均水平就是一种损失,比如基金公司,因为这意味着客户将会把资金转移到其他基金公司。有些人只要资金流动性达不到要求,也算一种损失所以,投资者务必对自身风险有足够清晰的了解,因为这样才能界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本文选自)
很多人认为决定风险的是资产的质量而非价格,所以才会追逐众人都追逐的资产,鄙视众人都鄙视的资产。殊不知众人的追逐或许已经使资产的价格远远超过了其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这一资产是优质的,也是包含巨大风险的。反之,众人的鄙视导致的价格急剧下跌则会把风险释放。在这里能够看到的是,人们常常偏向于高估自己认识风险的能力,低估规避风险所需要的条件。
杰出的投资者必定对风险有着良好的控制能力。在风险A能够获得基准的收益B是下等投资者,在同一风险A通过投资组合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C是中等投资者,在更低的风险D获得同样的收益B才是上等的投资者。
这一价值观并非出于消极,而是出于对市场的敬畏而采取的防御性策略,其中的正确性能够从人与大自然的相处中获得佐证。人类在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妄图征服大自然,其间结果也是有目共睹。同样,对待市场,投资者也应该像人类对待大自然般敬畏,尝试与之和谐共处而非征服。
这种防御性策略认为:投资者几乎无须做对什么事,他只需能够避免重大错误。这就是权衡取舍风险与收益的法则。
part5:钟摆
周期性是无事万物的固有属性,甚至在追求严谨的数学领域,那些非周期的函数都被强行定义为周期为无穷大,可见周期的不可抗性。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有那么两句话非常有趣。一句是: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却有惊人的相似。另一句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会简单的重复。相反的顺序道出了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深刻联系。
同样,市场也不能逃脱这两种力量的控制。所有人都知道牛市之后必定是熊市,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知道何时才开始崩盘,一波又一波的投资者前赴后继,谁也乐观地估计着自己不会是那个最后接棒的人,然而,总得有人是最后接棒的。
我们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要去往何处,但最好明白我们身在何处,并时刻最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