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本来可以不这样痛苦》读后感1000字
读完朱建军老师和曹禺老师合著的《爱本来可以不这样痛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一个最沉重的感受就是:生命是如此不能承受之痛!
这是一本意象对话治疗札记。我原本对精神分析究根索源,不断地深入挖掘童年创伤和深层潜意识的做法并不是很认同,对意象对话技术也了解不多,读完这本书,我对人类在精神世界的轮回却有了新的认识。
书中的故事,一个一个读来,都令人不胜唏嘘,背脊发凉大力在自我认同和现实生活中的撕裂,飘萍对爱的变态乞讨和控制,云衣生命意义的错位和迷失,嘉美对真爱的恐惧和罪恶感......原来那些童年时期情感上所受的创伤往往来自于我们最亲密的亲人,都变成了某种难以解开的情结,深深埋入生命的潜意识里,时刻象一枚潜运行的病毒,你可能完全不知道它的存在,它却几乎完全主宰了你的思维、行为,甚至整个命运!
而这样的创伤,很可能在完全无意识中代代相传,并以爱的名义和某种奇怪的模式不断循环,除非它们得以在循环中解脱或消失。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我的脑海里跳出两个字宿命!原来所谓的宿命,很多时候就是爱的变异所带来的伤害,以及我们难以逃脱的对爱的渴求以及当爱未能得到满足时不甘的情结!不论现实是多么丑陋与不堪,比如可恨又无比可悲的飘萍,其潜意识的根源其实是对爱的渴求,是爱得不到恰当满足时所变异的纠缠不清、不知所措、痛苦不堪。有多少生命和幸福的交换正在无知地假爱之名啊!,所以,当理解到这一点,心中就生起对人类的无限悲悯,而现实中很多不堪的人、不堪的事,也就没有那么难以理解和接受了。
这本书起名为爱本来可以不这样痛苦,我想,作者想要通过书中的案例表达爱是多么美好却又是多么沉重的话题,而人类在面对未知,比如我们的深层潜意识世界,又是多么的无力! 曹禺老师对生命无比细腻、细微、细致的觉察和思考,同样令人感到疼痛,正如她在札记中不断表达的,她是那样渴望帮助来访者,但她无法确知自己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判断是否正确,她深切地感知到每一个生命的不易,也深切地感知到那不易中苦苦的挣扎,而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她却有着深切的无奈和无力感,因为她所能够做的,只有陪伴、支持和有限的帮助,而她自己同样有许多生命的痛苦需要去承担。(读后感)
写到这里,我再一次深深地认同宗教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本身就是苦,与其不断深究那些我们无法控制也很难改变的过去,不如勇敢地担当起生命本来就有的痛,用光明照亮未来。所以,宗教教会我们,在人生中忍耐和修行,慈悲和宽容,原谅和放下,并给了我们面对现实的勇气,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唯其如此,我们的生命,才不至于变得难以负重,唯其如此,生命才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