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编剧的信》读书笔记1500字:我把青春献给你
最近看了两本关于创作者的书,都是创作者自身的自述。读来却也有感。一本是冯小刚导演的《我把青春献给你》,另一本是宋方金的《给青年编剧的信》。虽然还没有看完,但读了或多或少产生些感触。冯小刚导演的自述和他的电影一样,读完依旧会停留在他的自说自话的语境里面。和他的电影一样,能乐。整个阅读语境下的阐述与表达,能读到一些关于冯导入行初期创作上的零散片段。如那篇关于‘编辑班的故事创作’的内容,看完我也想问‘敢情,这就是创作策划?’。文中介绍,冯导作为编剧新手,被王朔拉了一起去写剧本大纲,然后的几天里,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整部戏轮廓人物就出来了。接着又写到认识葛优的场景,读来都感觉到葛大爷一脸严肃的表情。旁人乐开了花,他却还一脸严肃茫然。文中语句措词如冯导在说,读者在听,觉得像是一场关于冯导一路过来的创作座谈会。读者完全放松聆听,兴奋处,也豪无违和的笑起来。当然,对于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作品,个人是保留态度的。这当中并不否认冯导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冯导性格直爽,人聪明灵光,说话豪无拐弯末角之嫌。那篇讲到和投资商座谈会的谈话。导演协会的导演们大家都忙不得找些好的说辞说明导演有多忙,电影行业多景气。就冯导一不小心,全坦诚交代了‘我们导演现在整天都闲职在家’!难怪李少红导演说‘就你一个聪明实诚’。此处使我联想到黑泽明的一个桥段,大概是说一件很小且普通的事情,然而,黑泽明导演坚持的立场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日本人性格上有很多坏毛病,但在专注做事的事情上却是值得称道。
这第二本《给青年编剧的信》,只读了前半小部分,不好评论。看了一些说明,认为干货都在后半部分,前半部多以对行业的吐槽。就自己看的前小部分,确认了前半部分确实是对整个影视行业的批判。读来却感作者作为局内人的无奈和挣扎。但不可否认作者对行业的用心维护。也许作为读者,所处立场环境不一样。对于作者所提的问题,不会觉得与自身关切很接近。但坦诚来说,艺术作品终究是情感的归宿,是情感共鸣的结晶。好与不好,观众和读者会有相应的判断。如果说这代人品味不高,那么还有下一代人。这个国家的民众艺术鉴赏力不高,那么世界各国鉴赏力总是会有高的。人类历史文化中,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破而立。对于一些新事物,不管是Ip,还是其他创作。终归是要服务于大众对其的认可和判断。假如这些作品真的一文不值,相信它自有它的命运归属。作为创作者能做的,还是对自身创作的作品把关,投入情感和心力。
国内近几年确实是互联网资本的天下,不管是哪个行业,互联网只要进入,总能翻云覆雨,弄出很多的新鲜花样儿。但热潮总会过去,留下的才是本需。影视行业也是,互联网资本进入,总是想抢占先机,占领市场份额。然而,内容的贫饥完成不了整个资本布局需求。于是,互联网资本不断的世界各地买断内容,创造内容Ip,看上去似乎已具备填补市场内容的贫饥。然而,一切繁华的背后,却少了人性情感的思考和积累。情感如此的瞬息万变,又如此厚重殷实。没有足够的诚意,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人生阅历,艺术创作很难完成这样的情感转化。好莱坞占领全球电影市场这么多年,技术创作更是流程化,但是每年的优秀作品中,又有几部是产于好莱坞的呢?何况好莱坞购买的是全世界优秀的创作型人才。所以,在本书前半部分中,作者所担心和忧虑的行业问题,其实归根结底终是创作问题。创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来源过往经历和生活,是人性情感深处的归宿。任何一种打着艺术的幌子,都难以逃过观众明亮的眼晴。时代浪潮过去,艺术不留下时代痕迹,难道只能单凭借于史料记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