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白鹿原》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我正在看大热的《欢乐颂》,虽然豆瓣上这部电视剧给出了9.1的高分,但是收视率依然扑街。大多数像我这样的观众放弃这部剧的原因有二:1.欢乐颂比白鹿原更贴近现实,五美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刻的发生着;2.白鹿原的小说永远都比电视精彩,小说里开头就是“”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详细描述了前六个女人的故事,而到了电视剧里只剩下六座墓碑。
我是个喜欢阅读的人,阅读的原因在于,小说永远比电视/电影精彩,通过文字里描述的文字可以想象出一幅画面,还原一个你心目中的白鹿原。最初读《白鹿原》还是刚上大学,被里面的性描写所吸引,最感兴趣的人物是田小娥,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女子。最近又重新读了这本小说,却萌生出不一样的心境来。书中的历史和文化,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都跑马灯似的在脑中闪过。
读完整本书,最让我感叹的是白嘉轩对于人生的感叹和彻悟,尤其是日月像车轮一样的比喻:“不常的日月就像牛拉的铁箍木轮大车一样悠悠运行。灾荒瘟疫和骤然掀起的动乱,如同车轮陷进泥坑的牛车,或是窝死了轮子,或是颠断了车轴而被迫停滞不前;经过或长或短的一番折腾,或是换上一新车轴,牛车又辙印深凹的土路上吱嘎吱嘎缓慢地滚动起来了。死去的人不管因为怎样的灾祸死去,其实都如同跌入坑洼颠断了的车轴;活着的人不能总是惋惜那断轴的好处,因为再也没有用了,必须换上新的车轴,让牛车爬上坑洼继续上路。”
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所有人的选择其实无所谓对错,吃饱饭还是最基本的诉求,马斯洛理论说明有个物质基础才有上层建筑,你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黑娃选择了小娥进不了祠堂闹起了农协当上了土匪;孝文选择了小娥丢掉了族长败了家要了饭差点儿喂了恶狗;鹿兆鹏选择了革命注定了九死一生最后不知是死是活;鹿兆海选择了国民党却因信仰不同丢掉了白灵。风起云涌的年代,年轻人非要做点儿什么才觉得可以改变人生从而改变人生。而白鹿原上的冲突就是白嘉轩、鹿子霖老一辈和黑娃、鹿兆鹏新一代的矛盾。
你看这苍茫的白鹿原上,一马平川,粗粝沧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铿锵有力的秦腔,有油泼辣子臊子面,有高山一样男人的胸怀。书中的白嘉轩就是中国农村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代表。他作为白鹿两姓的族长,修建祠堂,恪守乡约,把仁义两个字挂在心里,土地是他的生命,腰板永远挺得笔直,他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无论古今,儒家文化对于我们的滋润是根深蒂固的,嘉轩那种精神和对乡土的热爱是不可磨灭的。
而黑娃的人生像是倒了个个儿,生下来就是要“风搅雪”的,前半生娶回个不被祠堂认可的媳妇,闹农协闹革命做土匪,打断了白嘉轩树立的乡约和挺直的腰板,他在向传统挑战;后来入了保安团再次娶妻后才明白,“兆谦闯荡半生,混帐半生,糊涂半生,现在想念书求知活得明白,做个好人。”他重新走进了白鹿书院拜了朱先生学习,朱先生给他的题字是“学为好人”。什么是好人?“黑娃真正开始了自觉的脱胎换骨的修身,几乎残忍地抛弃了原来的一些坏习气,强硬地迫使自己接受并养成一个好人所应具备的素质,中国古代先圣先贤们的镂骨铭心的哲理,一层一层自外至里陶冶着这个桀傲不驯的土匪胚子。”
而输入输出这种传统文化的,就是小说里朱先生一样的儒学大家,被村民们奉为“神”,能预测天象,预测农作物收成,也能推测出谁家走丢的小孩,谁家丢失的牛去了哪里,但朱先生自己从不曾承认自己是神,一辈子都是土布衣裤,风里来雨里去,只认准了修县志一件事情。朱先生的未卜先知都来自于自己多年的世事洞明,所以白鹿原上再有世事变幻,他也是从不插手。唯有抗日让朱先生有了弃笔从戎的冲动,却被国民党调转枪头窝里咬伤了心。所以他走时白嘉轩的话概括了他这一辈子“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了……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
书中的这种文化和气节时时激荡着我的心。你看,白嘉轩固执,坚硬,保守;鹿子霖圆滑,世俗,官本位;朱先生清高、洞明、爱国;我们世代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长大,书中人物或多或少都有我们父辈的影子。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在这部小说中都有体现。所以仅从这方面来说,《白鹿原》所描述的传统就值得多读几次。
当然书中最大的悲剧人物就是田小娥,也是目前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浓墨重彩的几笔。王全安的的电影是活生生一部《田小娥传》或者说是田小娥生命中的几个男人。作为女性其实很同情这样一个人物,如果她生在当代也不会落得惨死的下场。小娥勇于冲破封建的枷锁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却被白嘉轩所维护的传统仁义道德极其认同的鹿三杀害,他认为用小娥是断送黑娃前程的祸根,使他家的门风败坏,并且拖累了族长接班人白孝文,让他在白嘉轩面前无比愧疚,让这个“白鹿原上最好的长工”产生伦理道德的破灭感,促使他杀了田小娥。后来作者借鹿三疯癫的口说出了田小娥的冤屈以及对命运的控诉,封建思想害死人,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其实,《白鹿原》上的白鹿就是一种精灵,一种文化的化身。你看,”一只雪白的神鹿,柔若无骨,欢欢蹦蹦,舞之蹈之,从南山飘逸而出,在开阔的原野上恣意嬉戏。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疫麻廓清,毒虫减绝,万家乐康,那是怎样美妙的人乎盛世!”它奔跑在中华大地上,它传播到四面八方,它让我们中国人挺起了脊梁,展示出这样一幅盛世画卷。
在看陈忠实的采访时他说,这是一本可以带进棺材里的书。你看,在他的身边,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白嘉轩这样的人物,你的父辈祖辈都曾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耕耘着收获着。所以重读《白鹿原》是非要有必要的一件事情,愿这文化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浇灌着我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