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作文 读后感作文 选读推荐 父母能做的——《教养的迷思》阅读笔记2000字

父母能做的——《教养的迷思》阅读笔记2000字

选读推荐   2025-01-22

  接下来,让家长们感兴趣的话题来了:

  我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不会跟不良少年厮混在一起?我如何能让自己的孩子跟“好学生”们打成一片?

  在哈里斯看来,最关键的控制因素,正是咱广大天朝中产阶级父母们正在实践的常识:

  购买一间优质的学区房。

  “你只要搬到一个不同的社区,或选择一所不同的学校,你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轨迹。”

  其实你并不确定你的决定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总体而言:

  “孩子在聪明孩子多的学校学到的东西会多一些,在犯罪率低的社区不大会惹事生非。但如果一个智力在中等以下的孩子上了一所学校,里面孩子的智力都是中等以上水平,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受到同伴的排斥。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一个大家都很有钱的地方往往会觉得不自在。”

  对此,哈里斯本人的观点很明确:

  “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冒着孩子被排斥的风险,把孩子送到一所最好的学校,一所有聪明用功学生的学校,一所没有人因为你爱读书而取笑你的学校。”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正在跟你不喜欢的不良少年打成一片,哈里斯的建议是:搬家。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总是被人欺负时,哈里斯的建议是:搬家。

  搬家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哈里斯自述到:

  “我小时候经常搬家,也有过四年被排斥的经历。如果这些没有发生过,我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人。我可能会变成一个比较会交际也比较肤浅的人,但绝对不会成为一名作家,因为成为作家的首要条件是愿意花很多时间独处。”

  虽然在搬家之后,你的孩子仍然有可能会跟新地方的不良少年继续混在一起,仍然有可能被欺负,但确实有过成功的案例——一位叫做马里昂的妇女有十一个孩子,其他的孩子都不错,就是倒数第二个孩子结交了坏朋友,还要辍学。她说: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他从学校弄出来,搞得他晕头转向,然后把他送到犹他州一个偏远的小镇上,跟他的大姐住在一起。这个方法虽然很严厉,但很管用。后来,这个男孩高中顺利毕业,还准备上大学。”

  此外,父母还可以做的一件事情是:给孩子穿其他孩子都穿的衣服,给孩子取一个不奇怪也不土的名字,让孩子看起来正常、有吸引力。

  “因为外表的确很重要。”

  不过,这样听起来是否太缺乏技术含量?父母能够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的程度而已吗?按照哈里斯的观点,父母究竟应当以怎样的态度面对那些育儿专家们的各种建议?难道我们看了他讲了这么多长篇大论,只是为了看一个《孟母三迁》故事的社会行为学诠释版本吗?

  现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那道选择题——一个人行为模式的成因:

  A、基因

  B、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早期教育与照顾等)

  C、原生家庭以外的成长环境(周围社会的大环境/学校教育/同龄玩伴等)

  D、命运/业力

  以下是我所理解的、哈里斯的答案:

  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行为模式,一半来自于基因(A),一半来自于同龄玩伴(C)。

  一个人在家庭内的行为模式,一半来自于基因(A),一半来自于父母的管教(B)。

  对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以下是我所理解的、哈里斯的观点:

  父母无法控制将哪些基因传给孩子。

  父母无法控制孩子不在跟前时的行为模式。

  父母无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孩子。

  父母可以决定孩子在家里的行为模式。

  父母有很大的权力决定孩子在家里是否快乐。

  哈里斯撰写本书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当时美国的教育专家们和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教育应当自由、平等、快乐,应该让孩子充满自尊、按照自己的特点自然发展,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孩子如果出落成有出息的大人,那一定是家长教养的功劳;而反过来说,如果孩子有任何问题,那一定是家长——尤其是母亲——的责任。

  所以哈里斯就是那个唱反调的人:

  第一,父母理所当然是家中的支配者,是孩子面前高高在上的权威,有权为了孩子做了错事而适当的打他们的屁股。否则,父母还能是谁呢?

  第二,孩子的童年是否快乐也许重要,但这与他们是否能适应社会相比,又算得了什么?退一步讲,如果他无法适应社会,又怎么可能快乐?

  第三,子不教,未必是母之过,也未必是谁的过。虽然母亲往往当了背锅侠,但即使她用不同的方式教养孩子,也没有证据表明结果就会符合我们的期待。

  是的,这本书可能无法减少某些父母对孩子的焦虑感,甚至让父母的焦虑感更重了,因为更大的不可控性往往带来更多的焦虑。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美国人——与祖辈们相比,更倾向于相信一切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人为干预来解决的。我们都能把人送到天上了,我们都能解读基因的秘密了,我们相信我们迟早会像神一样无所不能,改造几个不良少年又能算是什么了不起的困难呢?你的孩子变成了不良少年?那一定是你不够努力。

  而哈里斯翻来覆去吐了半天口水所要说的就是,孩子最终在社会上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有基因的影响、有教养的影响、有同伴的影响、有电视的影响、有Facebook的影响、有隔壁大妈大叔的影响……一半以上的因素是家长不可控的不可抗力。你们这些(男性)专家把所有的锅都推到母亲头上,让母亲充满负罪感,除了让女人越来越不敢生孩子之外,又能带来什么好处?

  “《美国医学会杂志》确信,麦克厄尔希尼太太在怀孕期间读了太多的悬疑小说,使她的儿子卡尔成了一名杀人犯。”

  在哈里斯看来,这TM是什么鬼!?倒不如坦然承认:孩子有出息,那就是孩子自己有出息;孩子犯了错,那就是孩子自己犯了错。父母无意伤害到孩子,也许会造成他们的痛苦,但并不会使他们变得反社会,不必因此抱憾终身。故意虐待孩子的父母当然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我们(尤其是美国社会)对普通父母进行的很多指责与惩罚(很多时候是为了给未成年人脱罪)却是站不住脚的。

  “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点击显示
标签: 大学生 精神 现象学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zdfyzw-1351060/
选读推荐推荐
热门选读推荐推荐
  • 古诗文
  • 外国名著
  • 选读推荐
  • 观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 其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