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传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2500字
读完周桦写的《储时健传》,我最大的感悟其实就一句话。
人生除了生死,其它的都TMD的不是事。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从人的角度来看,人生最重要时刻的无非是死亡。在死亡之前,一切皆有可能!所以,
才会有这样一句话。The future is not yet 叛变,结果被残忍的砍断双手,扔到河中淹死。母亲因为失去了储时健的弟弟而悲伤不已。不久后就病亡了。经历了这些革命的岁月,或许你能够理解为何日后储时健经历玉溪卷烟厂贪污案件和其女儿39岁在牢记自杀之事之后,会说出那一句话,“改革,总会有牺牲。”
正是经历了这么多生离生别,储时健才会说出这一句的。
后来储时健就在云南省任了一个领导,遇见了他的妻子马静芬。两位老人在2015年一起走过了60年的婚姻。真正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储时健当时划分右派的时候,他不愿意划那么多同志为右派,把比例调到很低,从13%到7%.可能大数现代人不明白被划成右派意味着什么。在那时影响可谓深远,有多少家庭因为男方被划会右派而妻离子散的,甚至被划为右派后导致自杀而家破人亡的,不得而知。甚至后来很多被划为右派的人的孩子的上大学的资格都有被取消了。
所以,储时健当时本着能减少一点是一点的原则,将13%的比例调到了7%。但是,后来结果他没有给一位干事利益输送,结果他也被划成了右派。
当时,马静芬没有选择离婚,而是带着女儿一起跟着储时健下了农场。
有这样一个情节,很多年后马静芬仍然没有忘记。晚上看到房间里有一条蛇,结果马静芬当时很害怕,抱着女儿盯了那条蛇一晚上。还好没有事情发生。
其实关键时刻的不分离是非常难得的。
最终褚时健经历了云溪卷烟厂的成功,也经历了后来的牢狱之灾,以及后来76岁高龄的开始种褚橙,跟王石聊6年后挂果。
褚老的心理素质真是强大!非常佩服。
为何褚老做烟厂,做褚橙最后都能成功?
为质量是褚老的命!
ps:补一个褚老的细节:
褚老对于细节的理解,超出常人的想像。
褚老对于种植烟叶,不相信别人说的,亲自跑到田地里去看,结果他看出了一些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点。
另外,这样的做事风格引入到了褚老后期种植橙子的过程中。褚橙的种植也沿用了这样一种做事风格。就是相信事实,并且事实是基于自己的亲自调查而得知的。
总结一下:其实我们做事情也是一样的,不惟人,不惟书,只惟实。
ps:褚老的一些人生片断:
51岁,1979年,褚时健正式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62岁,1990年,被授予全国十大企业家称号;
66岁,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71岁,1999年,被判无期徒刑入狱;
74岁,2002年,保外就医离开监狱,开始种植冰糖橙;
84岁,2012年,褚橙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全面开始全国销售。作者:田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