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小屋读后感(优选范文)
读完整篇小说,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好像没有什么故事性,但却令人意犹未尽。
初看《山上的小屋》这个题眼的时候,私以为是一处类似于瓦尔登湖一般的心灵的栖居所,但看完之后,却发觉这间小屋是心灵的伊甸园但却又不是。很奇怪,因为总是隐隐约约感觉山上的那所小屋也是文中的“我”的一个解不开的心结,小屋吸引着“我”的同时也让“我”的心脑飘忽不定,它也是“我”每日里骇人的梦魇。
家给人的感觉应该是避难所、是温馨的港湾,家人之间也应该是其乐融融、拥抱彼此的,但是“我”的家却是冷冰冰的,甚至于是恐怖的,令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的,“我”的家人都是互相猜疑的、痛苦的,也是孤独的。
母亲不停地与“我”作对,把我抽屉里心爱的东西都扔掉,时不时的还冷嘲热讽、冷眼相待,她对我的敌意是最明显的;父亲就像那令人害怕的狼群中的一只,白天似乎没什么动静,但是到了晚上就会发出凄厉的哞叫,父亲也老是困在“掉落在井里的剪刀”的幻想与梦魇之中;妹妹虽然会好心地告诉我父母的所作所为,但是她的眼睛是直勾勾的,左边的那只眼变成了绿色,很难保证说长大后的她不是另一只狼,父母的另外一种生命存在。而“我”何尝不是像狼一样,仔仔细细地观察着、敌方着周遭的一切,反抗着这些令人窒息的噩梦。
在这个房子里的每个人都互相猜忌,互相提防着生活,仿佛随时随地都会被插上一刀死掉似的。我觉得文段里有三句话便可以解释,第一句是“这样的事,可不是偶然的”,第二句是“不管什么事,都是由来已久的”,最后一句是“可见许多事都是可以蒙混过去的,只要你稍微小心一点儿”。可是,房子里的人也是痛苦的,他们饱受折磨,被冷汗浸湿的被子晒了又湿,湿了又晒,如此循环往复,就像连绵不绝的噩梦一样。屋子里的人都是迫害者,但同时也是被害着,无形的一张手在操控着他们的心脑。个人的意志和自由被摧毁,个人的反抗和声明被无视,那要怎么做才能让一切看起来都似乎是“正常”的呢?
其实,山上的那间小屋并不存在,让我那受苦受难的心暂时避难的场所并不存在,即使我一遍又一遍地保持着清醒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与我之外的牛鬼蛇神相斗争,最终还是会陷入“他人即地狱”的恐怖之中,而此后呢,我又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