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之心尽显英雄本色——读《水浒传》有感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著名作家施耐庵写的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它与《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它没有《红楼梦》那般细腻,没有《西游记》那般神奇,也《三国演义》那般豪迈,但书中却处处体现出忠义。
这本书写了宋一江一、林冲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因为朝廷的腐败,只好逃到水泊梁山,开始了起义。朝廷数次围剿失败,只好派人招安。后来梁山泊的英雄好汉为大宋南征北战:抗击辽国,平定田庆,南征方腊……一百单八将只剩下了二十多人。而宋一江一和卢俊义也在不久后,被一奸一臣害死了。
宋一江一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为人正直、大方,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一生做了很多善事,被称为“及时雨”。宋一江一也是一个忠义的人。在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后,他出于义气,才背叛了朝廷投靠梁山。但这却摆脱不了他对朝廷的忠心,所以在招安那一天又一次效命于朝廷。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仗义疏财、忠心耿耿、武力高强的李逵了。他的一生都在追随着宋一江一,用自己的武力,帮助宋一江一抵抗朝廷,攻打敌军。一直到最后,宋一江一怕他在自己死后造反,在酒里下了毒,李逵还 忠心与宋一江一。我很佩服他。
武松了。他身长八尺,为人慷慨大方。是一个武艺高强、正直仗义的人。他为了解救民女金翠莲,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抛弃官职外逃。为了救孔家弟兄,在青州和呼延灼大战。他还 在征讨方腊时,立下了大功。最终在回军途中,闻钱塘一江一潮信,圆寂于六和寺。
《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各有各的一性一格,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忠义。虽然他们都在梁山泊落草为寇,但最后还 是在为朝廷南征北战,这便是忠义。吴用在宋一江一死后上吊自尽,这就是忠义;宋一江一在投靠梁山后仍忠心于朝廷,这就是忠义;李逵宁死也要追随着宋一江一,这也是忠义。
忠义着两个字包含了太多:忠于祖国,为国家和人民尽心尽力,与朋友肝胆相照,为人热心仗义……忠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忠义之心,尽显英雄本色。让我们做一个忠义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