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读后感2000字-90后的我们该如何出人头地?
又是一年毕业季,满打满算今天正好是毕业一周年。而在这一年里,社会经历也算丰富,追逐过梦想,被现实锤爆,心态时常炸裂,却又能快速调整回来,这都是因为我一直保持的阅读的习惯。而我现如今去询问身边同事以及曾经的同学现在还看不看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看。
我自己作为阅读的既得利益者,认为读书真真切切的改变了我的人生,使得我不断地思考以及更好的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假设你要我想你推荐书籍,那我无疑会向你推荐改变认知的书籍,赶时髦叫做元认知知识,而这几天重温的《跃迁》,正是构成我现阶段三观的元认知书籍。
书中我吸取的部分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的是
时代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其实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的非常迅猛,人工智能开始逐渐取代人进行重复性劳动,而5G也要马上开始推行,城市的高楼大厦越加高耸,而大城市的街道也越来越拥挤。全国的年轻人都往一线城市汇集,在这种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下,如何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使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前进就会被淘汰。
有很多人或许会说,只要我更努力,更能吃苦,所以我就不会被淘汰。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举个例子:一个清洁工非常的努力,别人擦洗一个路面的时候,他能擦洗两个路面,但当清洁车出现的时候,再勤劳的付出也无法改变被淘汰的命运。所以说勤动点脑子可以少吃点苦,这是我一直的想法。
努力是标配,但却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每天比别人努力加班三四个小时,但不可能比别人多加班几百个小时,而人和人的物质差距有些则不仅是相差几百倍。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识别社会的大趋势,坐上人工智能、大数据行业的大船再出海,而不是坐上夕阳行业,如纺织业快要沉底的破船出海。当初选择阿里百度的,都不是比你努力几百倍的人,所以选择的不同,将会造成巨大的差距。
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被各种信息闪瞎了双眼,搅浑了脑袋,所以这个时候,就要与别人进行联机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借助别人的脑袋思考自己的问题,就会产生1+12的效应,极大的减少时间成本。这好比生活是个游戏副本,而别人已经刷过了,我们只要向他请教攻略就好了。多请教几个人,挑选最省力的攻略,书籍也是攻略的一种外在体现,只是需要花时间去消化而已,这也是我一直推崇读书的原因,因为我一直都在用攻略,这样能有效且科学地偷懒。现在我建立的读书群,也是通过分享读后感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同一本书,增加彼此的学习质量。
第二个部分讲的是
怎么才能通过方法论成为一个大佬
这年头谁都想成为受人尊敬的大佬,但怎么成为大佬一直都是我在思考的问题。书中提到的二八原则,正是我对成为大佬的一种解读。百分之二十人创造百分之八十的收益,知识也是同理,总是有个精华存在的。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抓重点,挑最重要最有收益的去做。
在我健身的过程中就恰巧运用了这个技巧,别人教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动作,就狠劲去练,只练习形体好看的肌群,别人做三大项,相互攀比重量我都不在乎,因为在我眼里形体才是健身的核心,所以现如今我的形体是比较美观的,虽然我的力量弱的一塌糊涂。
而成为大佬还不够,还要懂得推广自己是大佬的事实。因为你练的再好,某一方面学得再精,不被别人所知道那也没什么卵用。我经常发健身照片就是推广自己健身方面很行的事实,而写作也是同理。
假设我们学习到的降龙十八掌并没有切切实实的改变我们的生活,那这个知识将没有任何卵用,充其量只是信息,只能吹牛逼用。
查理芒格曾说过,高手和正常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专注,专注于高价值区的刻意练习,同样是打球,普通人打球为了开心,怎么舒服怎么打,而高手打球是为了竞技,我会的别人不会,怎么难受怎么练(因为他知道,自己难受的招式,别人练着也难受),最后打败别人。我健身也是这样,怎么难受怎么练,从而追求身材上收益,假设健身那么容易,那街上不应该都是型男吗?
第三部分讲的是
知识焦虑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有效的学习
知识焦虑,是我们年轻人的通病。感觉时代在变化,而自己又处于变化之外,生怕自己被淘汰,但又不知道怎么努力,知道自己菜又不知道学啥。迷茫,成为了我们的专有名词。
书中提到的几个学习方法是非常具备实际成效的,框架性学习、联机学习、输出倒逼输入、功利性学习。其中的功利性学习与输出倒逼输入是我经常运用的方法,现在的分享群就是其外在的体现。
每周阅读群的群规都要逼着自己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这是因为自己是读书群群主,不以身作则岂不是很没面子?这也是将三种学习方法融合在一起,倒逼自己学习的一种策略,通过和小伙伴的联机思考,从各个方面去学习同一本书的不同角度,学习效率是比自己高得多的。如果硬要将功利性学习参合进来,那可以说我是为了装逼才保持阅读学习的。
而框架学习,则是将学习到的东西分成基本元素,方便记忆的同时,也能更好的理清相互关系。
第四部分讲的是
怎么才能摆脱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要说困境,我也被生活痛锤了几次,颇有感触。而学会摆脱困境,不仅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也能起到快速调节心态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再困难的情况总会挺过去的。
将我们的生活分解成正循环与负循环体系,比如说:变胖节食瘦几斤又吃变胖,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负循环,而训练控制饮食变瘦训练则是正循环。其中每个节点都是一个控制点,在负循环中打断一个负面控制点,代替成好的行为,整个系统就会改变。
这个方法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为什么自己总是遇见倒霉的事情?(感觉倒霉心情不好错误解读感觉倒霉)
而分享的最后,个人感觉最重要的还是行动,因为你不行动,学到的任何东西都没有任何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