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1000字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是美国著名的出版业名人威尔﹒施瓦尔贝书写了与母亲特殊的读书会,来纪念母亲。
余秋雨的推荐序很短,但吸引了我。一句话点出了书的主题,一个人在生命垂暮时分的最佳选择,是与家人一起重温毕生最喜爱的一本本书。这让我大致知道我要看的是一本什么书,这本书应该受到世间一切好书的感谢。它重新提升了阅读对于人类的终极意义,又对书籍的选择提出了关及生命的至高标准。看到这里,让我更有兴致读这本书。
就如书中提及我们都有太多想看却看不完的书,太多想做却不能做到的事。不过我从母亲身上学到的一件事:读书与行动并不冲突,阅读真正的反面是死亡。我也有太多想看的书,然而,我老说没有时间,给自己太多的理由。如施瓦尔贝说的,有很多书我一直想看,我把它们放在床头,甚至连出差的时候都带着,它们去过的地方可真是太多了,我真的想好好看这些书,才带着他们飞过千山万水,可最后,我把其他的都看了个遍(飞机上的免税购物杂志、《高尔夫大师》,自己带的书一直原封不动。
于是,我一页页的翻阅这本书,遇到喜欢的、有感触的语句,就用笔摘录下来。书中提到,只要有纸张,人们就会书写。在你看到的房间书写,在人们脑海中的密室书写,正如那些被禁止说出来的话,一样有人耳语着。
虽然作者的母亲玛丽﹒安对后事的安排中有一再交代,对吊唁者的感谢卡别用黑墨水写,用蓝墨水,黑色太过严肃了。虽然这本书是严肃的,面对作者的苦痛和怀思,我能感受得到。
无论是写下来的、印在纸上还是读出来的字,都应该给予极大的尊重。所以我还是对自己能够如此用心读和用手记表示一种肯定,这次的感受也许能让我对之后的阅读更加抱深刻而务实的态度。
本书写出了一位母亲如何坚强面对死亡,儿子如何与母亲用两个人的读书会这样一种方式来分享最后的时光。阅读是一把钥匙,在这里很多难免的沟通障碍被阅读这么一种特殊的方式破解了。两个人的读书会可以无所不谈,从母亲确诊前后至死亡的两年期间,母子看了很多书,分享与讨论。伴随着治疗的过程,书越读越多,话题越聊越宽,无所不及,形式内容不限。
一个主要发生在诊室的读书会,伴随着作者的回忆,父亲母亲、子女孙辈、朋友熟人,甚至陌生国度的陌生人,都串连在文章里,让我们完整看到了母亲一生的奋斗,展现她顽强拼搏的一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还有条不紊安排一切的智慧与理智,她重视亲友情谊远超过自己。我钦佩这样一位女性。
我也欣赏作者平实诚恳的自我剖析和坦白书写,他经历的人生变化,让他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母亲的智慧,更值得我们这些为人子女与为人父母的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