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6000字
电影卡快过期的时候去网上商城逛了逛,买了几本书,就包括这本《傅雷家书》。
书到的时候是2019年5月25号,周六,中午做了几样小菜,睡了个午觉,然后翻开了这本书。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中学课本上,那时只读了其中一封信就喜欢上了,如今再读依然感触颇多,而读一篇文章同读一本书的感受又是截然不同的,遂决定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算是读后感,亦是自省之作。
一
序言中傅雷先生讲到了他对于子女教育的一些看法,这也是贯穿本书的一大主旨。
第一,把人格看作主要,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授看作次要。第二,把艺术教育只当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第三,既以音乐教育而论,也决不能仅仅培养音乐一门,需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基础。
这几点与小时候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是有共通之处的,她从不会为了考试没考好罚我,只关注我是否干了错事是否在学校欺负同学,是否有不合礼法不得体的行为,对老师长辈是否尊敬对他人是否存有包容之心,做人是唯一的评判标准。那时我是特别怕母亲的,她和傅雷先生一样很严厉,原则上的事情从不妥协,如今回想起来,我仍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与母亲的教导密不可分,品德高尚算不上,辨是非明善恶的能力是有的。
而在为人处事之外,母亲很少干涉我其他的事情。年少的时候除了课业之外,我喜欢看看杂书,大到经史典籍各国名著小到武侠小说各类杂志,也时常习字作画吹笛编草捕鸟玩雪,也会和很多同性异性的玩伴一起去外面疯,做很多所谓玩物丧志的事情,只在考试临近母亲才会提醒几句,从小到大在我买书这件事上也少有苛责。所幸的是我没有在学业上丢人,也稍稍丰富了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外能保守本心,独处亦不会惶惶不安,这也算得上是全面教育了吧。
同时,父亲在我的成长中又扮演了另一个角色,他很宠爱我,从来没有斥责过我,但是母亲责罚我的时候他又不会说情护我,事后会理性地同我讲一些道理,这点就很难得了。印象中的他是个乐天派,也有一些大男子主义,给人的感觉是很安全,有他在一切都不是问题,虽然有时候会有些固执,但总相信他能解决的。
记得高考前一段时间,我口腔溃疡犯了,许是因为压力太大的缘故,父亲来学校给我送药,谈了很多,临走的时候在教室门口,指着诸葛亮的那句名言挂画,念给我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要做到这个就好了。他不是一个读书很多的人,也许只是恰好教室门口挂了这副名言,但那个时候我听进去了,也对父亲肃然起敬。我以后所有走过的道路都有父亲的影响,他教会了我乐观豁达、坚毅不屈,他很多时候更像一盏灯,虽没有指明方向,却照亮了我脚下正在走的路。而读这本家书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傅雷先生同我的父亲一样,是儿子前进道路上的坚强后盾。
我一直对很多事情的都抱有好奇之心,会去尝试不同的兴趣爱好与生活方式,然后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父母会给一些建议,也会尊重我的选择,给予我物质与精神上的莫大支持。这一点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相当难得,与我同龄的很多孩子的父母要么忙的没有空管孩子,要么事事都要孩子按着父母的方式来,所以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幸运的,因而常怀感恩之心。
当然,傅雷先生也提到他的教育方式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他的方式,我亦是同意的。正值结婚生子的当口,我有时也会思考一些关于往后子女的教育问题,也会同朋友交流一二,大概就是健全的人格最为重要,然后不过多干涉孩子的初心,至于往后的发展随着成长慢慢引导,方向正确即可。
二
初读《傅雷家书》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对傅雷傅聪的印象很不好,它更像是来自父母单方面连篇累牍的唠叨,唠叨很多孩子早已听腻了的道理,甚至有的人觉得无聊读不下去。儿子给父亲的回信也很少,往往是父亲催了好多遍才回一封,在外求学也很少回家,会让人觉得有那么点薄情不孝。而对于傅雷的次子傅敏(也是本书的编纂者),信中提到的很少,也没有收录给这个儿子的信,难免让人产生偏爱之嫌。
带着这份疑虑我去查阅了一些资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下,能保存下来这么多书信已是极为不易,傅聪给父亲和弟弟的回信、傅雷给傅敏的家信多已销毁,仅存的几封傅敏先生不愿公开。而囿于当时整个东亚的局势(书中亦提到),作为艺术家的傅聪先生只能在海外漂泊数十年,但是对中国文化亦颇为关注和推崇。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看了不少评论,褒贬不一。可见我们不能以一己之见妄下定论,很多事情往往存在不可知的一面,善恶是非不能轻易决断。
我也经常同好友探讨这个问题,我相信人性本善,任何事情我首先都是站在善意的角度去考量, 然后发现世人诸事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嘛,正如佛所说的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好友亦说:我也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在不了解一个人时,我会尽力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无论结果证明是对是错都改变不了这个善意的初衷,哪怕受到伤害也不会因此就对后来的人恶意相加。同时,她又说:我也会保护自己,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尽力不偏听偏信,有时候天真和愚蠢只有一线之隔,而后者不值得同情。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觉得这种亲人或是朋友之间的絮絮叨叨真好,虽相隔千里,却有另一个愿意听你诉说陪你走过漫漫人生路的灵魂,真好。所以再看这本《傅雷家书》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觉得无聊,反倒感觉特别幸福,放下的书的时候给父母朋友打个电话聊上几句,真好。
又一想,过去的书信大概跟现在的手机、微信一样吧,所谓家书抵万金,好多天不给家里打电话确实不好,所以傅雷先生催儿子回信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正是因为过去通讯不发达,信件的传递又很久,所以有些感情才显得弥足珍贵,离别也才会显得那么难过,也许很多时候离别就真成了永别(傅雷先生去世的时候傅聪并不在身边)。傅雷先生信中的那句对别人同情之前,对父母先同情一下吧长久地烙印在我的心里,甚至有些沉重。
三
细读《傅雷家书》不难发现傅雷先生在教育、艺术、文学、做人等方面都给了人极大的启发,可谓是在艺术中谈论人生,在人生中谈论艺术,让人受益匪浅。
谈到艺术,他说: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瑕,指清新,而且还指爱!
作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傅雷先生对艺术的理解相当透彻,然而他所谈的艺术不仅仅是从学问的研究中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中来,他认为艺术家应当比一般人更真诚、敏感、虚心、勇敢、坚忍,只有建立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能容下广大的艺术天地,接受变化无穷的形与色。
我虽然是个外行,读了这些却对艺术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同时也折服于傅雷先生的才情与学识。一个人的魅力大抵在于此,有渊博的学识、谦逊的态度、丰富的人生阅历,还能保持纯真,不俗。
谈到中国的艺术,他又说:中国艺术最大的特色,从诗歌到绘画到戏剧,都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怨、雍容有度,讲究典雅、自然,反对装腔作势和过火的恶趣,反对无目的的炫耀技巧。而这也是世界一切高级艺术共同的准则。
他认为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势所必然的境界。这一点也与我一直追求的写文章的境界相通。我以为一位好作家的厉害之处在于,能用最恰当的语言把你心中所想表达出来,所以好多读者才会有恍然大悟感同身受相见恨晚之感。
同时,傅雷先生在信中也解答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我一看类似巴尔扎克这种外国文学巨匠的书就会昏昏欲睡?以前我也认识到是文化差异,可究竟是怎么个差异法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只是觉得西方文学俄国文学极其罗里吧嗦,常有废话连篇之感,难以坚持读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傅雷先生说:他们(指西方人)刻画心理及描写感情的时候,有些曲折和细腻的地方,复杂繁琐,简直与我们格格不入。我们对人生琐事往往有许多是认为不值一提而省略的,有许多只是罗列事实而不加分析的;如果要写情就用诗人的态度来写,西方作家却多半用科学家的态度、历史学家的态度(特别像巴尔扎克),像解剖昆虫一般。译的人固然懂了,也感觉到它的特色、妙处,可是要叫思想方式完全不一样的读者领会就难了。思想方式反映整个的人生观、宇宙观,和几千年文化的发展,怎能一下子就和另一民族的思想沟通呢?
读到这里我恍然大悟,不再执着于读不下去一两部文学名著的自我怨怼,也会有一点点后悔没有学好外语,翻译的东西在语感上总是差了那么一点意味。
当然书中谈到的很多艺术、音乐、文学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亦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不过认识、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正如信中所说:学然后知不足,只有不学无术或是浅尝即止的人才会自大自满。傅雷先生的艺术、人生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