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读后感1000字
好久没有正儿八经的看看书,写写读书笔记了,很多时候随意写点感受和感悟凑个数。也是因为懒,也是因为难。
我觉得通常我看的书分三类:
一类是自己想看的,在各个阶段都不同,比如小时候的郑渊洁童话,学生时代的金庸古龙武侠,抓紧一切时间看,想尽办法找来看。看得目的主要是一个字:爽,两个字:开心放到现在就是各类网络小说,比如最近在追的牧神记,可惜这类书不太适合写读后感,也没有什么能写的感,时间久了也觉得看多了并不是好事,要控制。
第二类是学习和鸡汤类的,本来这两类不应该放在一起,学习类和鸡汤类的也不同,不过最近的我似乎有点排斥看鸡汤类的书,所以看这类书变得要下一点决心了,安排专门时间,买来书,逼迫自己坐下来看。可是这就和减肥一样,要坚持有点难。
第三类是文学类,包括散文,小说,传记等等这一类应该说处于前面两类之间,很多时候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些思考和感悟,看着也不觉得累,但是看这类书的欲望不强,通常是看到了就拿起来看看,有点淡淡的来,淡淡的去的意味。其实作为一个文学中年,觉得这类书还是挺适合自己的,可以多看。
感觉这本人生海海就是这样一本书。麦加最近几年写的一本长篇小说,其实我在前面有一篇简书中提到过说麦加和高晓松谈文学创作,其中主要说的就是这本书。正好暑假老婆从杭州带了几本书过来,有这一本,就拿来读一读。
还没有读完,不过还挺有意思。先说一说这本书比较独特的一个地方,写作视角。
读了大概这本书的四分之一,我终于确定了这本书的主角是谁,一个在建国以前战争年代的一个特别的人物。有点像麦加之前写得谍战片里的主角。
但是讲故事的手法是转了两层,他的故事被从他的周围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讲述给了小说中的我,一个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少年,再通过少年成长以后的回忆方式叙述给我们。
这里面就重叠了三段历史场景,一是我现在的场景,目前描述得还比较少,二是我小时候的场景,这是一段相对连续的时光,对应的是主人公中老年的时光,三是听到的故事中的场景,主要是主人公年轻的时代。
然后对于事物的描述就同样有了三个视角,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事件本身,加上讲故事人的视角,再叠加上我的视角,最终呈现的样子,有点绕,不过还是有点意思。
反过来也可以想想,我们每天经历的各种事,各种人,在朋友,旁人的眼里是个什么模样?以一种旁人的眼光审视一下,有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点别样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