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读后感2000字
这个假期,客观的说,是孩子上小学四年来,我觉得与孩子共同度过的最开心最有意义的一个假期。之前由于自己的学业、工作等原因,缺席孩子太多成长的过程。今年寒假,因为有了亲子共读的作业,我和孩子一起享受了很多美好的共读时光,一起体悟、一起成长。美哉,幸哉!
张曼琳从小爱观察、善思考,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阳光、积极、上进,但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思想上的高度与行为上的不统一。往往出发点、想法很好,但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容易三分钟热度,缺乏做事情的持久性与耐性,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鉴于孩子的个人特点,假期我为孩子选购了一套著名作家刘墉先生的少年成长智慧书,希望曼琳能够通过阅读一些真人真事的人生经历,能够懂得:无论是谁,人生之路都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努力和行动!目标与理想,如果不去践行、没有实际行动,那永远只是空想。这套书共包括《改变自己的力量》、《学会看见爱》、《你可以变得更聪明》、《别输在不会表达上》、《做个受欢迎的人》五本分册,全书以贴近生活的真实故事、有趣的文笔、独特的视角展开,涉及学习、心态、说话艺术、做事交往、亲情友情五大关乎孩子未来人生走向的主题。我和曼琳共同商量,制定了每天固定的属于我们两个人的亲子共读时间和阅读计划。为了使每日的阅读更加有趣、不枯燥,我们采取了多样的阅读形式。有时我们紧靠在一起,同读一本书;有时我们各自选一个自己喜欢坐的地方,各看各的书,读完一部分,我们相互分享各自阅读的内容以及自己对该部分内容的感悟或见解。不知不觉我和张曼琳安静的在一起共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越来越喜欢这样相伴在精神世界中徜徉的共处方式。
通过阅读这套书籍,我感觉自己在教育孩子和自我成长方面都有很大收获。比如,在《改变自己的力量》一书中,刘墉先生在《不焦躁,不回头》一文中说,静中取动、败中求胜,不忧不惧地坚持到最后一刻做事要学会分清楚轻重缓急,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日常生活中,随着自己社会角色的增多,每日要处理的事务千头万绪,无论是在照顾孩子,还是在处理自己的事务时,我往往缺少对整个事情进行总体规划的意识,导致做事情很容易没有条理、杂乱无章。经常感觉忙忙碌碌一天,到傍晚才突然发现自己把无关紧要的事情做了一堆,但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却还没有做。自己的无声身教,导致孩子在做事的条理性上也极为欠缺。分清轻重缓急、做到忙而不乱、静中取动,是我和曼琳今后都要着重培养的能力。
再如,在《你可以变得更聪明》一书中《不必在乎》一文里,刘墉先生说道:对!就是别急不要急着在人前表现自己,更不要因为心急,而破坏了自己应有的计划。如果你想盖五十层大楼,需要打五层以上的地基;如果你只想盖五层楼,那么一层的地基就够了。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前者,必须知道:当别人的五层楼完工时,你的地基可能还没有打好。如果因为羡慕别人的五层成绩,或被那落成的鞭炮声扰得心慌意乱,只怕你就没有资格去盖五十层大楼了。如果处处都在乎别人,哪里还有自己?在这篇文章中,刘墉回忆了自己初中时到公园里参加写生比赛,当有人围到他身边看时,为了让画面显得更漂亮,博取赞美,刘墉操之过急,结果在不该渲染的时候渲染,在该打背景的时候却画了前景。结果,在画的过程中看似比旁边同学的色彩鲜艳,但实际上,最终完成的作品却是失败的。张曼琳是一个性格外向、喜欢和人交流、愿意被人关注的孩子,但如果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虚荣,则会形成孩子内心无形的压力。看到《不必在乎》这篇文章时,我和曼琳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交流。
我告诉曼琳,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和人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头,虽然都是手指,但长短各不相同。小指最细,但它最灵活;拇指最短,但它最粗壮。所以我们不用拿自己和任何其他人相比,发挥自己所长、改进自己所短,我们只需与昨天的自己相比,是否有所进步与成长,努力做最优秀的自己就好!曼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对我说:妈妈,你知道为什么这学期的评价手册上,老师给我写的发言不积极吗?我确实现在回答问题不积极了。曼琳缓缓地说。那是为什么呀?我问道。妈妈,你知道吗,有一次,上刘倩芳老师数学课时,我们学长度单位,我举手回答问题,应该是我的身高是1.32米,但我一下子说成了我的身高是1.32厘米,全班哄堂大笑,我旁边的***还说我你才那么一点儿啊,一把就把你捏死了。同学们笑了好长时间,我觉得特别丢人。从那以后,我就不敢举手了,不是我特别特别有把握的问题,我就都不举手了,我怕我又答错出笑话。听了曼琳的这一串话,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既能感受到孩子当时答错题被大家笑时的尴尬、羞愧与无助;又对我自己有些自责:这么长时间之前的事了,对孩子有如此的影响,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如果不是细心的老师在评价手册上写出,我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给孩子解开心里的这个结,作为妈妈,真是失职!除此之外,其实听孩子说完这些,我更多的是欣慰和开心,特别庆幸这个假期的亲子共读作业,让我有机会听到孩子说出这些心里话,让我更多的了解到孩子的内心,让我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如果不是共同阅读,我可能永远听不到孩子说出这些心里的话。于是,我把曼琳楼到我的身边,对她说:首先妈妈特别感谢你能把这些心里话告诉妈妈!其实答错问题出点笑话也没什么大不了,每个人都会做错事,重要的是知道哪错了,然后把正确的弄懂弄会,这才是关键!而且老师提问,为的就是了解同学们是否都学会了,答对了更好;答错了,知道自己哪里掌握的不好,老师再讲时,要更加注意听,把不会的学会了,这是好事呀!至于别的同学说什么做什么,就像书里作者说的:不必在乎吧啦吧啦吧啦,那天我和曼琳相互说了很多的知心话。与孩子在一起的共读时光,真的很开心!
假期的读书收获、感触,以及与张曼琳思想上的一些碰撞几乎每天都有、每文都有。正所谓开卷有益,读这套书时,本以为就是一套育儿书,与孩子共读,在其中汲取一些育儿的经验与做法,但事实上,亲子阅读绝不仅仅是在育儿方面,在我自己的做人做事、说话艺术、心态等方面,也都有着很大的收获与触动。而让我觉得这个假期读书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与孩子一起度过了一个假期亲密的亲子阅读时间,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与孩子的心贴的更近、懂得更深!假期的亲子共读让我们收获着、幸福着!